酶学分析技术.ppt
《酶学分析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酶学分析技术.ppt(2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1酶学分析技术酶学分析技术2 酶的活性酶的活性是指酶的催化能力的大是指酶的催化能力的大小,即酶促反应速度的快慢。在规定小,即酶促反应速度的快慢。在规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底物减少的量或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底物减少的量或产物生成的量来表示。产物生成的量来表示。3 酶活性的单位酶活性的单位是指在特定的条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使酶促反应达到某一速度所件下,使酶促反应达到某一速度所需要的酶量。需要的酶量。41.1.惯用单位惯用单位 由方法的作者自己规定在某特定由方法的作者自己规定在某特定 条件下生成一定量的产物为一个单位。条件下生成一定量的产物为一个单位。2.2.国际单位(国际单位(IUIU)在规定的实验条
2、件下,每分钟催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每分钟催 化化1 1molmol底物发生反应的酶量。底物发生反应的酶量。3.Katal3.Katal 1 Katal 1 Katal是指在最适宜的条件下,是指在最适宜的条件下,每秒钟催化每秒钟催化1mol1mol底物发生反应的酶量。底物发生反应的酶量。5 酶的比活性酶的比活性是指单位质量(是指单位质量(mgmg)的蛋白质所具有某种酶的活性。的蛋白质所具有某种酶的活性。活性单位活性单位/mg/mg蛋白蛋白 比活性比活性是衡量酶纯度的一个指标。是衡量酶纯度的一个指标。6酶活性单位的计算酶活性单位的计算酶单位酶单位/升升=(A测-A对).V总.106 K.L.V标规
3、定保温时间规定保温时间实际保温时间实际保温时间7酶促反应进程曲线酶促反应进程曲线产物浓度产物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时间t线性期线性期(B)偏离线性期(偏离线性期(c)8VmSVm/2Km一级反应一级反应混合级反应混合级反应零级反应零级反应酶促反应底物动力学酶促反应底物动力学9 Vmax S 米米-孟氏方程式:孟氏方程式:V=Km+S 1.v=VS/Km+S2.Km=S(V/v-1)3.Km 在一定的底物、在一定的底物、pH、温度下是一个常数温度下是一个常数(种类及底物性质有关种类及底物性质有关)4.酶促反应酶促反应亲和力亲和力1/Km6.设计适宜的底物浓度设计适宜的底物浓度10-20 Km5.选择酶
4、的最适底物选择酶的最适底物11Km和和Vmax的测定的测定(双倒数法双倒数法)1 Km+S Km 1 1=vVmax SVmax S.+Vmax121S1VVmax1斜率斜率=VmaxKm-Km1双倒数作图法双倒数作图法13酶活性测定的方法酶活性测定的方法1.1.终点法终点法(又称二点法、固定时间法)(又称二点法、固定时间法)酶促反应一定时间后(从酶促反应一定时间后(从t t1 1到到 t t2 2)终止酶促反应,然后测定产物生终止酶促反应,然后测定产物生 成的量或底物消耗的量。成的量或底物消耗的量。14 优点优点 酶促反应已终止,比色计无需恒酶促反应已终止,比色计无需恒温装置,不必考虑显色剂
5、对酶的影响。温装置,不必考虑显色剂对酶的影响。缺点缺点 无法了解酶作用这段时间里反应无法了解酶作用这段时间里反应是否外于线性期。是否外于线性期。15 每隔一定时间(每隔一定时间(10106060秒)连续测定酶秒)连续测定酶促反应中某一产物或底物变化量称为连续监促反应中某一产物或底物变化量称为连续监测法。测法。优点优点 容易找到线性期、结果可靠、容易找到线性期、结果可靠、省时、省时、省试剂、省样品省试剂、省样品缺点缺点 反应速度易受温度、反应速度易受温度、pHpH、底物浓度、底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等因素的影响。2.2.连续监测法(又称速率法)连续监测法(又称速率法)16 酶学分析酶学分析是将酶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析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