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15.ppt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1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15.ppt(2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第 五五 章章 血血 液液 体液:是指机体内的大量液体,包括水分和其中溶解体液:是指机体内的大量液体,包括水分和其中溶解的物质。的物质。体液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位于细胞内,是细胞内各种生化反位于细胞内,是细胞内各种生化反应进行的场所,占体液总量的应进行的场所,占体液总量的2/3。位于细胞外,包括血浆、淋巴液、位于细胞外,包括血浆、淋巴液、脑脊液和组织液等。脑脊液和组织液等。内环境: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细胞外液,是与细胞进内环境: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细胞外液,是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而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场所,因而称为内环境。行物质交换而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场所,因而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稳态
2、:在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和自内环境稳态:在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使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始终保持在一定生身调节,使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始终保持在一定生理范围内,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以免组织细胞受到伤害。理范围内,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以免组织细胞受到伤害。机体内环境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机体内环境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可使机体的组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可使机体的组织器官少受乃至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而保持其正常生理功织器官少受乃至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而保持其正常生理功能。内环境各项理化因素
3、的相对恒定性,是高等动物生存能。内环境各项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性,是高等动物生存的必要条件。的必要条件。机体新陈代谢过程的理化条件的维持:如温度,机体新陈代谢过程的理化条件的维持:如温度,pH和其他离子浓度都必须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和其他离子浓度都必须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内外的水分和其它物质的运转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和其它物质的运转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离子浓度和酸碱度的相对稳定。细胞内外渗透压,离子浓度和酸碱度的相对稳定。血液与血液循环在内环境稳定方面起重要作用。血液中血液与血液循环在内环境稳定方面起重要作用。血液中水分。盐类、营养物质的含量、渗透压、温度以及血细胞的水分。盐类、营养物质的含量
4、、渗透压、温度以及血细胞的数量都相对稳定,这是内环境稳定的物质基础,也是保持组数量都相对稳定,这是内环境稳定的物质基础,也是保持组织兴奋性和全身器官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织兴奋性和全身器官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血量:人体内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正常成人的血量相血量:人体内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正常成人的血量相当于体重的当于体重的78。在安静状态下,人体绝大部分血液是。在安静状态下,人体绝大部分血液是在心血管中迅速流动,这部分血量称为循环血量,还有一小在心血管中迅速流动,这部分血量称为循环血量,还有一小部分血液滞留于肝、脾、肺和小静脉等处,称为贮存血量。部分血液滞留于肝、脾、肺和小静脉等处,称为
5、贮存血量。一般男子的血量较女子稍高,但女子在妊娠期血量增加。一般男子的血量较女子稍高,但女子在妊娠期血量增加。血量的相对稳定,是维持正常血压,保证全身组织得到充分血量的相对稳定,是维持正常血压,保证全身组织得到充分血液供应的必要条件。血液供应的必要条件。血液的功能:血液的功能:输送营养物质和氧至各个器官、组织和细胞;同时输送营养物质和氧至各个器官、组织和细胞;同时将机体不需要的代谢产物运送到排泄器官,以排出体外。将机体不需要的代谢产物运送到排泄器官,以排出体外。对入侵机体的细菌、病毒、寄生虫,以及其他有害对入侵机体的细菌、病毒、寄生虫,以及其他有害物质发生反应,保护机体免遭损害。物质发生反应,
6、保护机体免遭损害。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各种药物的载体,在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及医是各种药物的载体,在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及医疗诊断中,有重要价值。疗诊断中,有重要价值。血液组成成分表:血液组成成分表:血液血液血细胞血细胞(45%)血浆血浆(55%)代谢产物:尿素、肌酐、尿酸等。代谢产物:尿素、肌酐、尿酸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水(水(91)蛋白质(蛋白质(7):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纤维蛋白原等。脂质(脂质(1):卵磷脂、胆固醇等。):卵磷脂、胆固醇等。糖类糖类(0.1):
7、葡萄糖等。):葡萄糖等。无机盐类(无机盐类(09):):Na、K 、Ca 2 2 、Mg 2 2、Cl 、HCO3。第一节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与特性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一、血液组成一、血液组成 正常血液为红色粘稠液体,比重在正常血液为红色粘稠液体,比重在1.0501.060之间。之间。二、血浆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理功能二、血浆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理功能 (一)血浆蛋白(一)血浆蛋白 血浆蛋白可分为白蛋白(血浆蛋白可分为白蛋白(3.84.8gdl)、球蛋白()、球蛋白(0.23.5g dl)和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原(0.20.4gdl)等几种成分。)等几种成分。1.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
8、(二)非蛋白氮(二)非蛋白氮 (三)不含氮有机物(三)不含氮有机物 (四)无机盐(四)无机盐2.参与免疫反应参与免疫反应 3.运输作用运输作用 4.营养作用营养作用 5.缓冲作用缓冲作用 6.参与凝血和抗凝作用参与凝血和抗凝作用 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血细胞比积血细胞比积(或压(或压积)。健康成人的红细胞比积约为积)。健康成人的红细胞比积约为 40 50。如果把从。如果把从血管内抽出的血液放入不加抗凝剂的试管中,几分钟后就会血管内抽出的血液放入不加抗凝剂的试管中,几分钟后就会凝固成血块。血凝块收缩,析出淡黄色澄明液体,称为凝固成血块。血凝块收缩,析出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体 解剖 生理学 课件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