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ppt
《第3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ppt(5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第3 3章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第第3 3章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守时是人的基本素质守时是人的基本素质 竺可桢先生认为:竺可桢先生认为:大学教育首要是道德教育,一个受大学教育首要是道德教育,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一定要有高尚的道德。过大学教育的人,一定要有高尚的道德。他说,无论社会如何腐化,凡有真他说,无论社会如何腐化,凡有真知灼见的人,他一定能坚持自己的选择,知灼见的人,他一定能坚持自己的选择,“乱世乱世道德堕落,历史上均是如此,道德堕落,历史上均是如此,但大学犹如海上之灯塔,吾人不能于此但大学犹如海上之灯塔,吾人不能于此时降落道德之标准也。时降落道
2、德之标准也。”第第3 3章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第第3 3章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小结小结扩频通信的原理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扩频通信特点1)优点 2)缺点自相关性、互相关性的利用m序列的定义m序列的产生:移位寄存器码序列的周期P=2n-1=15游程其他码序列:m序列、M序列、Gold序列、R-S码等,正交的Walsh函数。多载波传输系统:子载波正交2lo g(1)SCWN第第3 3章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第第3 3章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本章要解决的问题1.电波传播方式有哪几种?2.明确障碍物的影响与绕射损耗3.什
3、么是衰落?什么是衰落储备?4.什么是多径时散?5.明确接收机输入电压、功率的关系 6.陆地移动信道中的传输损耗7.传播损耗的预测模型第第3 3章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第第3 3章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第第3章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信道有线信道无线信道架空明线电缆光纤地表面传播反射传播直射传播散射传播信道恒参信道变参信道(移动信道)第第3 3章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第第3 3章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3.1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无线电波传播特性 3.1.1 电波传播方式 发射机天线发出的无线电波,可依不
4、同的路径到达接收机,当频率当频率f 30 MHz时时,典型的传播通路如图 3-1 所示。直射波直射波,它是VHF(30MHz300MHz)和UHF(300MHz3000MHz)频段的主要传播方式;地面反射波地面反射波;地表面波(绕射波)地表面波(绕射波)。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图 3-1 典型的传播通路 第第3 3章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第第3 3章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3.1.2 直射波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Lfs可定义为 Lfs(dB)=32.44+20lg d(km)+20lg f(MHz)式中,d 的单位为km,频率单位为MHz。3.1.4 障碍物的影响与
5、绕射损耗 在实际情况下,电波的直射路径上存在各种障碍物,由障碍物引起的附加传播损耗称为绕射损耗。绕射损耗。x表示障碍物顶点P至直射线TR的距离,称为菲涅尔余隙d1PTRRTd1d2d2h2h1h1xxPh2(a)(b)图 3-3 障碍物与余隙(a)负余隙;(b)正余隙第第3 3章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第第3 3章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例 3-1 设图 3-3(a)所示的传播路径中,菲涅尔余隙x=-82m,d1=5km,d2=10km,工作频率为150MHz。试 求出电波传播损耗。解 先求出自由空间传播的损耗Lfs为 Lfs=32.44+20lg(5+10
6、)+20lg 150=99.5dB第一菲涅尔区半径 x1为 mddddx7.8110151010105233321211第第3 3章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第第3 3章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由书中图 3-4 查得附加损耗(x/x1-1)为16.5dB,因此电波传播的损耗L为L=Lfs+16.5=116.0dB。说明:障碍物增加了信号损耗,解决方法是增加天线高度。2624222018161412108642024绕 射 损 耗 /dB2.5 2.01.5 1.0 0.50.501.01.52.02.5x/x1图 3 4 绕射损耗与余隙关系 第第3 3章章 移
7、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第第3 3章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3.1.5 反射波 当电波传播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光滑界面时,如果界面尺寸比电波波长大得多,就会产生镜面反射。由于大地和大气是不同的介质,所以入射波会在界面上产生反射,如图 3-5 所示。TaobcRhrd1d2ht图 3-5 反射波与直射波 接收场强E可表示为由上式可见,直射波与地面反射波直射波与地面反射波的合成场强将随的合成场强将随反射系数反射系数R以及差以及差的变化而变化,有时会同时相加,的变化而变化,有时会同时相加,有时会反相抵消,这就造成了合成有时会反相抵消,这就造成了合成波的衰落现象波的衰落现
8、象。)1()1()(00jjeREReEE第第3 3章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第第3 3章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3.2 移动移动信道信道的特征的特征 3.2.1 传播路径与信号衰落 dd1d2hmhb图 3-6 移动信道的传播路径 散射波反射波反射波直射波直射波第第3 3章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第第3 3章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图 3-7 典型信号衰落特性 010.20.40.62340.81.05t/sd/m相对于中值电平/dB302010010直射波、直射波、反射波、反射波、散射波三波形成干涉场-产生快衰落移动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移动 信道 传播 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