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中学德育发展专项计划.docx
《第十一中学德育发展专项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中学德育发展专项计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十一中学德育发展专项计划为深入贯彻*关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扎实推进学校德育工作,依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校情分析学校地处*商城中心位置,为一所驻城初中学校,学校具有悠久办学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全国云教学联盟理事单位、国家级智慧教育课题实验学校,入选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学校,成为*市”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示范学校。现有一校两区。学生大部分为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相对薄弱。多年来,在上级教育主
2、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大力帮助下,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问题导向”德育课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德育工作观念意识到位,行动、能力尚不同步学校重视德育工作,学校工作以德育为核心已形成共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在学校逐渐形成。但是意识上到位,而行动上远没有到位。德育工作在学校实际工作中处于一种“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状态。学校德育的时间、空间不足,德育工作无法系列化,常态化;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教育方法不科学,教育能力较弱;学校德育注重灌输,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缺少对学生品行、心理、修养方面的关心。(二)德育活动丰富,活动效益有待提高学校重视德育活动
3、的开展,结合节日、上级部门的德育活动,学校每月都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举办艺术节、体育季、读书节等传统活动。可以说活动办的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只是值得思考的是活动过后,这些曾经轰轰烈烈的活动到底给学生留下了什么,具备多少实效性?很多时候的活动都缺乏创新,流于形式,传统的东西多,符合时代潮流、贴合学生实际的少,对学生吸引力不大,感染力不强。(三)德育合力初显,有效整合欠佳学校虽然建立健全了“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区教育为依托,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的三位一体化教育,初步形成了教育合力;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其成员参与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德育工作格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家校教育的
4、矛盾冲突依然存在,家校结合工作显得十分薄弱。相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水平就显得参差不齐。现在,学校独生子女家庭占多数,经商务工人员子女占多数。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家长普遍不够重视。家长对子女不恰当的爱,导致学生不会劳动,怕苦、追求享受。有些父母个人素质差,自身的不良言行、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等,给子女以潜在的影响。还有,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只注重子女的升学情况、物质生活要求,而对子女的思想、精神、心理需求等,疏于引导和教育,有的过分溺爱、过分袒护,有的放任自流,有的对孩子的错误行为粗暴武断的解决等。于是出现了许多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空虚的孩子。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缺失,导致形成学校德育教育的“高投入、低
5、回报”的尴尬局面。二、工作目标学校整体规划德育工作,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构建并实施中小学生德育目标、内容、路径、评价及推进体系,形成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富有实效的学校德育工作新机制。(一)完善德育工作规划立足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研制年级逐步递进、各有侧重的学生德育培养目标和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制定*第十一中学学生德育工作规程,明确德育目标与要求,进一步提升学生思想素养、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增强学生心理品质。(二)创新德育开展形式通过德育课程化、任务项目化、项目课题化等方式,推进德育建设工程。优化、融通德育资源,结合区情、校情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工作。不断提高文化育人的实施路径,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操作
6、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标准,充分发挥德育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三)拓展德育实施途径加强德育管理、德育实施、德育科研三支队伍建设,有效整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资源,同步推进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大力推动德育课程融合,深化德育课程改革,开发校本德育课程。(四)强化德育推进机制将德育纳入规划和年度计划、纳入绩效目标管理,落实德育工作责任制。把德育实施情况作为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加大德育经费投入,探索有效激励德育工作评估办法,推动德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发展。三、工作原则(一)思想引领彰显时代要求,树立整体
7、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教育质量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教育引导青少年,培养中小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真挚感情,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二)德育为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健全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把德育工作融于教育教学的各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实现全面育人。(三)问题导向贴近实际,着力解决当前我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困难和薄弱环节;针对中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开展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学校特点的德育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五)注重实践坚持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做到理论学习型社会实践、思想品德
8、修养与行为文明规范有机结合。加强校外教育,强化道德体验,突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德育工作效果。(六)提高实效坚持把提高德育实效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系统设计德育内容,创新德育途径,优化德育载体,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开放融通的德育工作新机制。四、实施路径按照“系统建构、立足常规、问题导向、回归生活、注重体验、多方协同”的工作方针,结合德育工作实际,以“八大育人项目”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推动德育综合改革行动顺利实施。(一)品行养成育人项目L系统规划德育内容。建立横向贯通、螺旋上升的品德教育体系,形成具有*十一中特色的德育品牌。主要开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一 中学 德育 发展 专项 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