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读书《伤寒论》临证心得.docx
《中医读书《伤寒论》临证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读书《伤寒论》临证心得.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中医读书伤寒论临证心得本月跟师临证(实践)主要病种(内容):伤寒论伤寒论条文内容自宋代林亿等人整理校勘后一直延续至今。现中医药院校教材伤寒论选读载伤寒论原文第176条:“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虽然文后附有林亿等人按语:“臣亿等谨按前篇云,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者,白虎汤主之。又云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此云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者,必表里字差矣。又阳明一证云,脉浮迟,表热里寒,四逆汤主之。又少阴一证云,里寒外热,通脉四逆汤主之,以此表里自差明矣。”因此教材对该句疑惑之处作出解释:“据此理校,表有热,里有寒句,当作表里俱热解为是。”虽然笔者同意书中结论,但认为通过其他方剂相关的
2、条文进行旁证,仍缺乏十足有力的证据。因此笔者试图通过白虎汤组成与适应症、历代医家注解、伤寒论原文第350条进行解读。白虎汤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四味药物组成。绛雪园古方选注曰:“白虎汤,治阳明经表里俱热白虎泻阳明经中热邪。石膏泻阳,知母滋阴,粳米缓阳明之阳,甘草缓阳明之阴。”针对白虎汤的适应症,学界有相对统一的认识,普遍认为白虎汤是辛寒清热的方剂,以发热,汗出,口渴,甚或腹满,身重,口不仁,面垢,造语,遗尿,脉浮滑,但无阳明里实为辨证要点,对应的病机是无形热邪炽盛,充斥表里。论中第170条云:“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是为白虎汤的禁忌症。郭雍伤寒补亡论曰:“表不解者尚不可服,况里有寒者乎?
3、”而郑重光在伤寒论条辨续注也作类似的论述:“夫白虎汤本为治热病暑病之药,其性大寒,安得里有寒者可服之理?”因此倘若临床症见“里有寒”,是万万不能使用白虎汤方剂的。郭雍在伤寒补亡论中这样注释:“此一证传写之误。仲景别条云,伤寒脉浮,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表不解者尚不可服,况里有寒者乎?详此当作:伤寒脉浮滑,此表里有热,白虎汤主之。”指出运用的方剂不符合病症情况,提出了“表有热,里有寒”乃是传写之误的说法。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曰:“滑为里热,以滑且浮,知热不独在里也。故指言此表有热,盖表里俱热之谓也。”吴谦等人编纂的医宗金鉴则提到:“此言伤寒太阳证罢,邪传阳明,表里俱热,而未成胃实之病也。”显然按照多数医家的注解,“表里俱热”的观点是能够为人们所接受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伤寒论 中医 读书 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