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中医治疗医案.docx
《泄泻中医治疗医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泄泻中医治疗医案.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泄泻中医治疗医案*1987年6月15日生初诊2013年3月20日。24岁青年男性患者,腹泻、恶心2天,伴周身酸困,腹胀,渴欲思饮,此谓太阳阳明合病,外感寒邪,经脉受邪,表邪入里,脾胃升降失和,湿邪下注,故与着香正气散为主方解肌清热,芳香化湿,理气和中。本案重在表里同治,祛邪为主,服用2剂后,诸症消除,痊愈。初诊:腹泻2天。2天前受凉后出现恶寒、头痛、汗出、全身酸困、恶心呕吐3次胃内容物,腹泻,黄色稀水样便,每日5-6次,曾自服”克感敏1片”,头痛、恶寒缓解,腹泻无改善,先自行到西医门诊就治,考虑“胃肠型感冒”,予“阿莫西林、环丙沙星、思密达”等口服症状不减。察其倦怠面容,周身酸困,口渴思饮,否
2、认恶寒发热、食欲一般,食后腹胀,大便滤泄,完谷不化,每日5-6次,诊其脉浮滑,舌质淡红苔黄微腻。此乃由外感寒邪,脾胃失和,故予着香正气散为主方加减。处方:蕾香10g,陈皮10g,法夏15g,茯苓15g,苏叶10g,炒扁豆15g,厚朴20g,炒白术15g,炒谷麦芽各15g,生姜2片,大枣10g,炙甘草6g2剂煎服方法:凉水先浸泡半小时,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煎煮10分钟,取汁200毫升,每日3次。医嘱:饮食清淡,易消化,多饮水。忌辛辣、酸冷。日服1剂。由家人电话告知,2剂药服完后,诸证消失,已告痊愈。仍嘱之注意饮食,以待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按:本案所患系泄泻。主要因外感风寒之邪,经脉受邪,表邪入里,脾胃失和,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胃气上逆则呕吐,湿邪下注则腹泻,本病为急性发病,病程短,患者又为青年男性,体质较好,此乃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正盛邪亦盛,以邪实为主,正气不虚。故治则以祛邪为主,拟用着香正气散为主以解表和胃,理气化湿。方中蕾香、苏叶芳香化浊,升清降浊,陈皮、法夏燥湿和胃,降逆止呕;白术、茯苓健脾运湿,和中止泻;行气化湿,畅中除满;炒谷麦芽消食和中;生姜、大枣、炙甘草调和脾胃,且和药性。诸药相伍,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清升浊降,气机通畅,诸证自愈。老师批示:青年男性,生活无规律,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形盛同一,祛邪为主是对的,但泄泻已2日,更应注意健中保养脾胃之津。嘱饮米粥数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泄泻 中医 治疗 医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