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中医治疗医案.docx
《急性胆囊炎中医治疗医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胆囊炎中医治疗医案.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急性胆囊炎中医治疗医案郝某,男,54岁,个体商。2012年7月5日上午8时初诊。反复右胁肋疼痛2年,吃油煎食物后诱发右上腹疼痛加重1天。近二年右胁肋及胃脱部隐痛,常因吃油腻食物或精神抑郁而加重。低热1天,体倦神疲,胃院痞满,右上腹压痛,右肩胛下区有放射性疼痛,不思饮食,食后欲呕,噫气。舌黯红,苔黄腻,脉弦数。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X109/L,嗜中性粒细胞:78%oB超提示:胆囊膨大,收缩功能不良。辨证:肝胆湿热,胆胃失和。病位:足少阳,足厥阴,足阳明经。诊断:急性胆囊炎。治则:疏肝利胆,和胃止痛。治法:子午流注针法施治。2012年7月5日,是农历5月17日。年干支查表6-16,得知2012
2、年干支是壬辰。月干支查表6-17,知月干支是丙午。日干支。日干支可按管氏干支方程式推算,亦查2012年逐月日干支表,得知日干支是丁卯。时干支查表6-19,知上午7-9点,时干支是甲辰。查子午流注环周图或子午流注逐日对时开穴和互用取穴表:丁日辰时,开穴阳陵泉,互用穴侠溪,符合患者的病情和病位、辨证的需要。处方:阳陵泉,日月,足三里。泻法。针灸治疗后,右上腹疼痛明显减轻。预约7月10日上午8时复诊,处方:侠溪,阳陵泉,日月,中脱。泻法。右上腹疼痛消失。按:子午流注是我国古代医学理论中的一种学说,它基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点,认为人身气血是按一定的循行次序,有规律地如潮涨落,出现周期性的盛衰变化,依据子午流注理论,遵循经络气血盛衰与穴位的开阖规律,配合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按时开穴的治疗方法,称为子午流注开穴法。本例旨在提示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应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性 胆囊炎 中医 治疗 医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