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肝功和肾功)检查指标解读.docx
《生化(肝功和肾功)检查指标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化(肝功和肾功)检查指标解读.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生化(肝功和肾功)检查指标解读1 .反映肝细胞实质损伤的指标丙气酸气基转气酹(A1.T)脾脏与淋巴结是合成免疫球蛋白G(IgC)的主要场所,其在人体血清内的含量最高(占Ig总量的75%左右),并且于血清内的半衰期相对较长,血清与组织液是其主要分布的场所,现已经证实其是构成抗细菌、抗毒素和抗病毒抗体的主要部分,也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过程的一-个主要物质基础。某些自身抗体如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核抗体,以及引起H、H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也属于IgGIgG含量上升多见于结缔组织病、肝脏病、传染性疾病、类肉瘤病等,而肾病综合征、恶性淋巴瘤者等血清内IgG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增高丁IgG型多发型骨髓瘤、类风湿
2、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黑热病、慢性肝炎活动期及某些感染性疾病。降低:肾病综合症、F1.身免疫病、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继发性免疫缺陷及某些肿瘤。天冬氨酸氨基转氮彝(AST)AST(正常参考值为040U/1.)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是肝脏、骨骼肌和肾脏。在肝细胞中,大约80%的AST存在于线粒体内。正常人血清中含量很低,但当肝细胞或心肌细胞受损时,由于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浆内的AST释放入血浆,致使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升高。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时,血清AST活性明显增高,一般为正常参考值上限的1030倍,当血清AST活性增高持续超过A1.T活性时,提示肝炎病变呈慢性化和进展性。另外,肝硬化、肝癌、肝
3、淤血、胆道梗阻也可出现轻度增高现象。2 .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胆红索胆红素是血液循环中衰老红细胞在肝、脾及骨髓的单核-H噬细胞系统中分解和破坏的产物,有宜接胆红素(DBi1.)和间接胆红素(IBI1.)之分,两者之和为总胆红素(TBiI)在发生肝胆疾病时,胆红素代谢发生障碍,其各种成分在血清中可出现变化。1)总胆红素(TBiI)血清总胆红素(正常参考值021umo1/1.)能准确地反映黄疸的程度,对临床诊断隐性黄疸有重要意义。1.生理性增高:新生儿可出现生理性黄疸,长期饮酒、剧烈运动等也可能引起总胆红素增高,一般都会在调节后自行恢更。2.病理性增高:常见于肝炎、阻塞性黄疸、肝硬化、新
4、生儿病理性黄疸、胆石症、胰头痛、溶血性黄疸等疾病。2)直接胆红素(DBi1.)DBi1.乂称结合胆红素(正常参考值:1.76.8umo1.1.),是由间接胆红素进入肝后受肝内筋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作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的。DBi1.增高主要由胆汁淤积所致,主要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胆管癌等。3)间接胆红索(IB1.1.)IB1.1.又称非结合胆红素(正常参考值:1.014.0umo1.1.),即不与的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血清IB1.1.升高主要与各种溶血疾病布.关,过多红细胞破坏后,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大量血红蛋臼被转变成间接胆红素。其浓度反映肝细胞的转化功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化 检查 指标 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