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案资源
(共13919
份)
用时:72ms
-
赠刘景文教案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齐背古诗山行。2 .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通过看主题图片、教师讲解等方法感受到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秋天的确是美丽的季节,在诗人眼中秋天充满了诗情画意,这节课我们再.
-
蝴蝶的家教案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导入:我们先来欣赏一组美丽的蝴蝶图片。(课件出示蝴蝶的图片)同学们,如果这些美丽的蝴蝶遇到了困难,你会怎样做呢?生:这些蝴蝶很美丽,我很喜欢它们。如果这些美丽的蝴蝶遇.
-
草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草原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课文主要写了著名作家老舍先生首次来到草原,访问陈巴尔虎旗时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细腻清晰的语言记述了.
-
草原精品教案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教师播放腾格尔的歌曲天堂,请同学们欣赏。(课件:音频)2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这首歌唱出了什么地方的美丽景色?对,是草原。你们一定知道咱们今天要上哪一课.
-
穷人第二课时课堂任务单提示:分析人物心理时,不仅要联系说话内容,也要联系人物动作和肖像等。段落谈论话题说话内容人物心理人物品质12-13双方打招呼a渔夫:“嘿,我回来啦,桑娜!”b桑娜:“哦,是你!”.
-
种植花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花生种植的一般规律,掌握种植花生的基本方式。2、掌握种植花生的基本技能,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勇于创新的能力。3、通过.
-
秋天的雨教案第一课时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1 .导语。同学们,你们一定都见过下雨,那么你们喜欢什么样的雨呢?大地经过春雨的滋润,夏雨的洗礼,秋雨姑娘像一把钥匙,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大门。2 .揭示课题.
-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评课稿本节课围绕“圈”设置八个有关“圈”的探究教学活动,眼前一亮,是一节在以往设计的基础上寻求突破的一节优秀的课例。这个课例个人的教学目标定位是这样的:认识莫比乌斯带,明白什么是一个面.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我们感受到祖国南方的风光美如画。那祖国的北方怎么样呢?在祖国的东北有高大的群山,其中有一座山,名字叫“小兴安岭”,那里可.
-
白鹅导学活动设计陈杜泽【学习目标】1 .分析“白鹅”特点,理解作者对白鹅的思想感情。2 .学习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预习要求】1 .标注段序,圈画字词(a课后要求积累的字词b注释要求掌握的.
-
盘古开天地教案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1.同学们,你所知道的中国神话故事有哪些?(课件出示神话故事图片)看一看图片,你都读过哪些呢?讲给大家听一听吧。学生交流,教师补充拓展。课件出示:神话故事是民间文学的.
-
鸟的天堂说课稿大自然总以它无穷无尽的制造力让人们惊叹不已。不论是神奇的植物世界,还是充满诱惑的神秘区域,都等待着人类去探索、去发现。今天我就以赏鸟的天堂赞自然之趣为题,对鸟的天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说.
-
父亲、树林和鸟教案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导语:蓝天是白云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草丛是蟋蟀的家,学校是孩子们的家。孩子们,那小鸟的家在哪里呢?2 .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保护小鸟的事例。预设:春天.
-
一、猜谜导入新课。如:脑袋聪明,手脚灵巧,喜欢爬树,最爱吃桃等猜谜比赛在猜谜中让学生了解动物,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课件出示有关动物的谜语。揭题。这么多小动物聚集在一起干什么呢?原来他们都是来参加比.
-
蚂蚁教学设计知识目标: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一一昆虫;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过程方法目标:能用简单的工具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制作简易.
-
1草原预习单一、走近作家(一)完成填空。(参照书下注释)左图是作家(笔名)的照片,(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其原名,字,北京人,满族,中国现代家,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
-
3.荷花创新教案【教学理念】1 .以教材文本为依据,引导学生个性化地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该在“对话”“感受”“体验”以及“兴趣、习惯和语感培养”中加以具体落实。2 .教师只须做适当提示,.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本文作为“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引导学.
-
课时教学设计第2单元第2课时授课人:梁日洪授课时间2023年9月23日课题6、蝙蝠和雷达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品味精炼准确的语言。2 .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3 .激.
-
枫桥夜泊教案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枫桥夜泊,理解诗意。2.想象诗句描写的意象,领悟诗的意境,体会游子的乡愁。教学过程一、古诗导入。1.学生齐读课题。2.破题。师:“枫桥夜泊”是什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