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介入鞘管、导丝、导管产品简介操作技巧解析.docx
《血管介入鞘管、导丝、导管产品简介操作技巧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管介入鞘管、导丝、导管产品简介操作技巧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血管介入鞘管、导丝、导管产品简介操作技巧解析在血管介入领域内,通路的建立是完成腔内治疗手术的必要条件,后续的腔内治疗均需要建立在良好的血管通路之上,可以说良好的通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然而通路的建立需要使用到鞘管、导丝和导管产品,这三类产品是血管介入领域内必备的器械,其起着关键的作用;1、鞘管一、鞘管的操作技巧鞘管根据其长短可分为长鞘、短鞘,单纯造影的一般用短鞘即可,根据其治疗需要还有翻山处理对侧下肢的翻山鞘、处理颈动脉的长ShUttIe鞘,处理肾动脉的肾动脉GUiding鞘以及至的抗折鞘等。鞘管具有一侧边连通接口,可在术中抽取血样、压力监测、注入扩血管药物或造影剂。放置导丝的时候,最好使导
2、丝尖端伸出穿刺针管腔,并且保证其进入动脉的部分距离穿刺针的尖端足够的远,以保证导丝尖端较软的部分伸出动脉穿刺点。穿刺后先行透视,之后将导丝导入理想位置。之后拔除穿刺针,拔除时需压迫穿刺点。导丝最好用肝素盐水冲洗。选择一个合适的鞘管,用肝素盐水浸泡鞘管和与之配套的扩张器,并冲洗其管腔。开始操作时,关闭鞘管侧臂的开关。扩张器底座需锁死,防止其在鞘管进入时退出。检查皮肤穿刺点是否需要进行预扩张,并确认导丝硬度是否足以使鞘管进入。使用鞘管相配套的导丝以保证鞘管的进入。如果鞘管较粗较长,或是腹股沟区有瘢痕,则要选用硬度更大的导丝。无论用哪种导丝,都要确保导丝足够长,以保证导丝尖端较软的部分置于动脉内,而
3、导丝主干较硬的部分在动脉穿刺针内。术者用一只手轻柔的压迫穿刺点,另一只手推动脉鞘管顺着导丝进入皮肤,然后进入动脉。在鞘管置于动脉内期间,必须要持续对穿刺点进行压迫。必须逐步推动鞘管的近端部位使得鞘管逐渐进入动脉,以防止鞘管在进入组织的过程中发生弯折。鞘管在皮下前进或是后退时都需旋转鞘管进行操作。鞘管进入时,将鞘管的侧管放于方便操作的部位,通常是向着术者的方向。如果在鞘管进入的时候,扩张器的底座松动并退出,那么鞘管的开口端就会强行进入组织并可能对对鞘管本身及动脉造成损伤。这时应该将鞘管重新组装并重新进行操作。期间需压迫动脉穿刺点直至感觉到鞘管进入动脉,这样可以防止皮下淤血。在鞘管尖端进入动脉后,
4、要减少进入时的大力度。推动鞘管开始进入动脉时会感觉到阻力,之后的进入就会很容易、平滑。如果阻力持续存在,也许是操作有误差,可以行透视检查。鞘管置入后,用肝素盐水冲洗。在用鞘管进行造影后,应该经常冲洗鞘管管腔。应该在任何操作之后都立即冲洗管腔。在对大血管或是较迂曲的血管进行操作时,最好用缝线将鞘管固定于皮肤上,以防止鞘管可能会在较粗或是口1迂曲的血管中发生滑动。如果使用的导管与鞘管是同一型号(例如5F的导管置于5F的鞘管中),那么导管将完全阻塞鞘管管腔,将不能通过鞘管侧臂注射造影剂及肝素盐水。在进腔内操作时,应明确鞘管尖端的位置,防止球囊或是支架没有伸出鞘管而不能释放。如果股动脉穿刺点钙化较严重
5、或是其周围有很多瘢痕组织,导丝可能会很容易的进入动脉,但是扩张器或是鞘管进入会非常困难。这种情况下,扩张器的尖端可能会被较硬的动脉壁弹回,整个穿刺系统,包括导丝及鞘管,可能在皮下组织中发生弯折。如果患者体态偏胖且动脉有瘢痕组织,则更容易发生上述情况。术者应导入扩张器并使皮下的导丝伸直。在扩张器放入之后,根据病情或是输送鞘管的需要,可能需要更换硬度更大的导丝。二、鞘管基本型号导丝的直径单位是英寸,“035”代表导丝的直径是0.035英寸。可供选择的导丝直径有“010、014、018、025、035及038”。每一款导丝的直径都有与之相配套的导管。最常用的导丝规格是“014和035”O导管的单位是
6、“French。该单位是对导管周长的描述,“French”系统是以圆周率为基础的,圆周率就是一个圆的周长和这个圆直径的比值。用导管或鞘管的“French”尺寸除以圆周率或是除以3,即可得到导管或鞘管管的直径。例如,6F的鞘管,其直径是2mm,24F的鞘管,其直径是8mm。除以3即可转换“French”尺寸,得到的结果就是动脉穿刺点的直径。扩张器和导管都是用外径(OD)描述的,而鞘管是用内径(ID)描述的。鞘管的内径表示可以通过其管腔的器材的尺寸,如5Fr的鞘管适合5Fr的导管。标准的5Fr鞘鞘管其外径为6或7Fr,也就比血管穿刺点大1-2Fr,但其实际临床意义不大。鞘管有多种直径,常见直径在4
7、-6Fr,因为大多数诊断及球扩导管适合这一大小。放置支架通常需6-8Fr的鞘管,骼动脉和股浅动脉(SFA)多选择6-12Fr,主动脉则需22-25Fr0鞘管有多种长度:3-5cm,10-12cm,22-25cm,30-40cm和90TOOCn1;10-12Cnl是标准长度,I适合大多数外周血管诊断和介入操作,3-5Cnl通常应用于血透通路。中等长度则适用于对侧骼动脉或股动脉及肾动脉。此类鞘管有预成形的头部或抗扭曲的特性,有助于进入主动脉分叉。某些厂商会在鞘管末端安置不透光标记以利荧光下显影。这在介入操作中尤为重要比如在释放支架前可以了解支架是否已完全伸出鞘管。最长的鞘管可完成颈动脉和对侧胫动脉
8、的介入操作。三、使用鞘管的注意事项:1、使用鞘管前,应先行用肝素盐水冲洗并擦拭鞘管及扩张器。2、关闭鞘管侧管的开关。3、反复确认鞘管型号。4、将扩张器完全锁定或插入至鞘管管底座。5、预扩皮肤入路点。6、检查导丝类型及位置。7、用扩张器预扩入路隧道。8、进行鞘管装置交换时应对穿刺点进行压迫。9、鞘管及扩张器一起输送至体内。10、输送导丝。11、插入鞘管时手持鞘管主体进行操作。12、旋转鞘管并轻柔进入皮下组织。13、压迫动脉穿刺点直至鞘管尖端进入动脉。14、鞘管的侧管向着术者的方向。15、检查鞘管上的扩张器以确认其不会退出。16、如果输送中有阻力,马上停止前进并检查。17、插入鞘管直至其底座。1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管 介入 导丝 导管 产品简介 操作 技巧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