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统编版《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随堂练习.docx
《七年级下册统编版《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随堂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统编版《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随堂练习.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统编版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 .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西汉时期B.三国时期C南宋时期D.隋朝时期2 .两宋时期,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弓I进的优良品种是()A.玉米B,甘薯C,占城稻D,马铃薯3 .宋朝时期,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北宋兴起的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是()A.邢窑B.越窑C.哥窑D.景德镇4 .宋朝时,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中书省B.三司C.市舶司D.行中书省5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是()A.会子B.五铢钱C.交子D.开元通宝6 .宋代商业繁荣,城市中出现了早市和夜市,主要
2、是因为()A.农业的发展B.手工业的进步C.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D.人口的增加7 .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A.唐朝末年B.北宋中期C.南宋时期D.元朝时期8 .两宋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8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9 .宋代时,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不包括()A.朝鲜B.日本C,阿拉伯半岛D,非洲西海岸10 .下列关于宋代经济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B.棉纺织业兴起于北宋时期C.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D.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
3、入中占有重要地位11 .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C.宋代的海外贸易发达D.宋代的商业繁荣12 .宋代城市中出现的“瓦子”是()A.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B.专门的商业区C.居民区D.学校13 .宋代手工业兴旺,下列关于宋代手工业的说法,错误的是()A.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B.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C.宋朝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D.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主要生产白瓷14 .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农民种植引进的占城稻B.景德镇的瓷器在市面
4、上出售C.回族人在夜市中吃羊肉串D.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15 .宋代经济发展迅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关于宋代经济发展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A.促进了民族大融合B.导致了政治中心的南移C.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D.使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二、材料分析题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这句话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现象?(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这种现象最终出现在什么时候?(3)从材料一、二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七年级下册统编版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随堂练习 年级 下册 统编 宋代 经济 发展 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