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
《《陋室铭》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陋室铭》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陋室铭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一、学习重点(一)文学常识1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思想内涵与艺术风格,体现出其坚毅、高洁的人格。2.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二)文言字词积累1实词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出名,著名。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灵: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显得神异。例: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指示代词,此,这。例:斯是陋室。馨:名词活用为形容词,指德行美好。例:惟吾德馨。鸿儒:大儒,指博学的人。鸿,大;
2、儒,读书有学问的人。例:谈笑有鸿儒。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功名的人。例:往来无白丁。调:调弄,这里指弹(琴),读作临。例:可以调素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例:可以调素琴。金经:指佛经,佛经是用泥金书写,所以称为“金经”。例:阅金经。丝竹:指代乐曲、音乐。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例:无丝竹之乱耳。案牍:官府的公文。例:无案牍之劳形。形:形体、躯体。例:无案牍之劳形。1虚词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例:何陋之有?则:副词,就。例: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文意理解L文章开篇运用类比的手法,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
3、则灵”弓I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表明陋室因为主人的品德高尚而不显得简陋,点明文章主旨。2.从多个方面描写陋室:居住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通过描写青苔蔓延到台阶上,绿草映入帘内,展现出环境的清幽宁静,充满自然之美。交往人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说明与作者交往的都是博学之士,体现出交往的高雅,从侧面反映出陋室主人的学识修养与高雅情趣。日常生活:“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主人能够在陋室中弹奏素琴、阅读佛经,远离嘈杂的世俗音乐和繁琐的公务,表现出生活的闲适自在,突出主人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1 .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再次强调陋室不陋,深化主题,
4、表明只要君子品德高尚,居所就不会显得简陋。(四)写作特色L托物言志:作者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赞美,借陋室表达自己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和高洁傲岸的志趣。2 .比兴手法:开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以山高、水深弓I出陋室,以仙人、神龙比喻室主的德馨,为下文表达作者的志趣和情操做铺垫。3 .对偶:文中运用了大量对偶句,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等。这些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美;同时在内容上凝练表意,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二、学习难点(一)深入理解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陋室铭 陋室 学习 重点 难点 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