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跟师《伤寒论》心得.docx
《中医跟师《伤寒论》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跟师《伤寒论》心得.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中医跟师伤寒论心得继承人姓名*指导老师姓名*伤寒论开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历代中医大家无不深研其医理。针灸作为中医重要的传统诊疗手段,伤寒论中也有一些论述。仲景的针灸学术思想在伤寒论辨证论治、治病本于阴阳理论体系下亦不是泛泛之谈。伤寒论中针灸辨证论治总的治疗原则从第43条条文中可得出针、灸应用的一般规律,即阳证宜针,阴证宜灸。三阳病多是实证、热证,宜针刺以泻邪气,不宜用灸法,恐助阳邪。三阴病以虚寒为主,故多采用灸法,温阳扶正。第308条虽在三阴病篇,但属于阳证、热证,属宜针原则。伤寒论中明确应用针与灸的条文,共16条,其中三阳病有9条,皆为热证、实证,采用针刺疗法;三阴病有7条,除第308条为阳
2、证外,其余6条为虚证、寒证,采用灸法治疗。伤寒论针灸相关条文提及的病证中,多为急性病证,如腹满、太阳少阳并病所致造语,烧针所致奔豚病,少阴病脉不至等,说明伤寒论常用针灸治疗急证、重证。三阴病的灸法应用更能体现出针灸治疗急重证的思想。邪气传至少阴、厥阴病,阳气已大虚,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条文中灸法应用于厥证、无脉证等,以温阳复脉、回阳散寒。伤寒论辨证论治思想在异病同治中最能反映,如第108条“伤寒,腹满,造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为肝乘脾证,与第109条“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的肝侮肺证,
3、症状不尽相同,但病机相同,都为肝邪过亢,一则乘脾,一则侮肺,因此都选用期门针刺治疗。伤寒论中有多处烧针、温针、灸法禁忌及误治的条文记载,其禁忌以火法为主,并未有阴证不宜针刺的记载。温针、烧针、灸法等应慎用于表证、阴虚内热、阳盛里热、阳气虚弱者。伤寒论共提到风府、风池、肺俞、肝俞、大椎、关元、期门7个月俞穴,皆为特定穴。结合月俞穴所在条文分析,可将7个特定穴的功效归纳为风池、风府解表祛风,期门泄热、泻肝、扶脾,大椎、肺俞、肝俞宣肺解表、和解少阳,关元培元固本、温阳固脱、补益下焦。其中期门相关条文及其腌穴特性研究较多,伤寒论中热入血室、太阳与少阳并病、肝乘脾证、肝侮肺证进行分析,总结期门有泄肝经之热、血分之热的作用。签名:年月日指导老师批阅意见(不少于100字):针灸作为中医重要的传统诊疗手段,伤寒论中也有一些论述。伤寒论中针灸辨证论治总的治疗原则从第43条条文中可得出针、灸应用的一般规律,即阳证宜针,阴证宜灸。要多多学习,广泛学习,不断精研伤寒论学习。签名:年月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伤寒论 中医 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