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跟师带脉之体笔记.docx
《中医跟师带脉之体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跟师带脉之体笔记.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中医跟师带脉之体笔记姓名中医药专家*带脉之体的经气来源是其发挥生理作用的动力源泉,也是带脉功用的化生来源。足六经分别归属肝、胆、脾、胃、肾、膀胱,是周身气血生化来源的重要途径和气血运行的重要维持。奇经八脉是十二正经的重要补充,其中冲、任、督三脉一源三歧,皆起于胞宫,分属血海、阴脉之海、阳脉之海,故蕴含气血充盛。足六经和冲、任、督三脉皆与带脉关系密切,彼此之间气血相通,故为带脉经气的重要来源,也是带脉功用的化生来源。奇经八脉考曰:“带脉横束诸脉,以六合言也。六合即为足三阴、足三阳六经,由此可见带脉与足六经关系密切。灵枢经曰:“足少阴之正,至胭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十四椎旁
2、即为肾经背俞穴肾俞,此为脏腑之气输注与腰背之处。由此可见,肾经之气由足少阴之经别携出正经后,于十四椎处移行蓄渗为带脉之经气,为带脉的经气来源之一。带脉起于脾之募穴章门,唐容川曰:“带脉出于肾中,以周行脾位由先天交于后天脾者也。”带脉既可承接肾的先天之精,又可顺承脾的后天之精,故脾肾之经气均为带脉经气的重要来源。带脉失和多为他经受邪累及或本虚标实证。或因他经外受寒湿侵袭,累及带脉致经气阻滞致腰背拘急疼痛;或因诸经上下往来,遗热于带脉出现湿热下注之带下病、痿证、月经病等;或因有久坐、久卧腹部及周身经气运行不畅,带脉阻滞不通则诸邪留滞而成纵腹垂腴之腹型肥胖;或因虚致实,痰瘀阻滞经脉,则水液运化无权,
3、致瘙闭、精浊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带脉经气不通则“束带”弛缓,约束无力致使皮肉松弛、经脉沟通受阻、病邪留滞;同时带脉不通则无法纳入诸经输注之气血,亦无法将气血输注他经,进一步加重约束无力、失调之状。带脉失和病机多以痰湿阻滞,水液代谢失司为主,病位主要在肝、脾、肾,亦涉及其余各脏。素问经脉别论篇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体内的水液代谢有赖于“脾气散精”的基础,肺气输布的动力,肾与膀胱的气化和肝胆疏泄的调达,故机体整体各脏腑经脉的调达是带脉通调的物质基础和源动力。故临床治疗带脉病应以通调带脉经气为根本法则,以调和诸脉阴阳为纪纲,兼顾脾、肾之先天、后天精气生化之源,同时调畅肝胆气机,使带脉气血化生有源、灌渗有径、约束有力、调和有方。签名:年月日指导老师批阅意见(不少于100字):签名:年月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带脉 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