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二首(核心素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1 古诗二首(核心素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 古诗二首(核心素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1古诗二首(核心素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课题1古诗二首课时2内容分析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景,再现了江南仲春二月明媚的“春景图;后两句写人,刻画了儿童放学归来放风筝的“乐春图”,景人合一,相映成趣。轻快明丽的景,兴致勃勃的人,饶有乐趣的事,绘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图画,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所写的一首咏物诗。咏柳,即歌咏柳树。诗的前两句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诗的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春风比作剪刀,赋予巧妙的想象,生动地刻画出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古诗教学应该将朗读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手
2、段。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朗读的时间,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古诗的情感与意境。在读通古诗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对照插图,联系生活,理解古诗的大意,感受春天的美好。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从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语言运用: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思维能力: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审美创造:品味感受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思政元素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难点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3、过程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重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村居,并背诵。3.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经验,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难点)环节一:图片导入,走进春天【教师活动】1.展示描绘春天景色的图片,提问:“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它们代表了什么季节?你知道哪些描写这个季节的古诗?2.小结: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有无数诗人描写过春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关于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古诗二首)【学生活动】1.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画面和积累的描写春天的古诗,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一孟浩然春晓”“胜日寻芳
4、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一一朱熹春日等。2.认真倾听教师小结,明确本节课要学习两首关于春天的古诗。【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和交流古诗,唤起学生对春天的记忆,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引出课题。环节二:理解诗题,认识作者【教师活动】1.出谜语:“是鸟不会叫,是鹰没有毛,喜欢顶风飞,就怕雨来浇。(猜一物)”引导猜出风筝,介绍古时风筝叫“纸莺“,引出要学的村居。(板书课题:村居)2.引导学生齐读诗题,注意纠正读音。3.解释“村居”的意思:居住在乡村。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4.介绍作者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浙江仁
5、和(今浙江杭州)人。善于描写自然景物。著有拙吾诗文稿。【学生活动】1.思考谜语,猜出谜底为风筝。2.齐读诗题,读准字音。3.认真倾听对诗题的解释,理解“村居”含义。4.了解作者高鼎的相关信息。【设计意图】以猜谜激发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诗题,了解作者,为学习古诗做铺垫。环节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教师活动】1.播放古诗村居的配乐朗读音频,同时进行范读。2.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边读边圈画出生字。3.出示会认字,提示“莺”是后鼻音,“醉是平舌音,引导学生准确认读。4.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1)对“堤-提-题”进行读音辨析,通过组词巩固,强调“堤”的声母“d”。(2)讲解
6、“醉是会意字,左边“酉”表示“酒”,右边“卒”指喝酒过度失去正常神志,帮助理解“醉”的含义。(3)展示春风拂面、纸莺的图片,进行看图识字。【学生活动】1.认真倾听配乐朗读和教师范读,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2.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圈画出生字。3.跟随教师提示,准确认读生字,注意“莺”“醉的读音。4.参与识字方法交流:(1)参与“堤-提-题”的读音辨析和组词活动。(2)理解“醉的字理含义。(3)通过图片认识“拂”“莺【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初读古诗、认识生字,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理解古诗内容奠定基础。环节四: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教师活动】1.整体感知:(1)提出要求:自主练读古诗,思考这
7、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从哪里看出来的。(2)引导学生齐读古诗,感受春天的美。2.出示第一、二句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1)引导边读边想象,圈出发现的美景,分组交流后指名回答,补充总结。(2)引导借助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中春天的美景,帮助理解“拂堤和“春烟”的意思。(3)引导理解“草长莺飞二月天”的意思,提问从“草长莺飞”感受到什么。(4)引导理解“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意思,提问从“拂”和“醉两个字感受到什么,小结前两句写景,再现江南二月“春景图”,鼓励大胆想象描述。3.出示第三、四句诗“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鸯:(1)引导借助插图想象孩子们在干什么,心情如何。(2)引导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二首核心素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古诗 核心 素养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