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和反思(2课时).docx
《绿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和反思(2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和反思(2课时).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和反思(2课时)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了解诗人艾青及其诗歌成就。语言运用: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思维能力: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审美创造:感受艾青诗歌中的色彩美,提高审美能力。课前解析关注作者:艾青(19101996),当代文学家、诗人。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艾青是20世纪40年代新诗歌的开路人,是把中国诗歌推向光辉顶峰的巨人。绿是艾青诗歌创作第二个高峰的代表作,这首诗是艾青率领全国诗人访问团进行参观,与全国优秀诗人畅谈论诗时所作。艾青的主要作品有归来的歌北方春天彩色的诗雪莲我爱这土地等。关注独特的表达:艾青在
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独具特色,有着丰富绘画经验与艺术修养的抒情诗人。他独特的艺术创作经历与体验,为其诗歌风格带来了别样的特征。“色彩”是艾青诗歌艺术表达的要素之一,具有鲜明的艺术美学倾向与追求。关注诗歌与想象的融合:全诗以虚写实,诗人将自己的感觉与景象的描绘融为一体,虽然没有一个具体的意象,却能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墨水瓶倒翻了”,世间万物皆是绿色,所有“绿随风飘舞的景象,让所有的一切在充满生机的绿色中随着节拍整齐地飘动起来。关注蕴含的情感:在诗中,诗人用满腔的激情和奇特的想象,生动地描绘了岭南早春的景色,表达了对祖国无限生机的赞美。教学目标1 .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
3、4个字,会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重点)4 .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1 .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会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一、激趣导入,揭示题目1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诗歌绿。(板书:绿)2 .教师引导: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你能用“绿”组词吗如果我们把由“绿”组成的词语都写入一首诗,这会是怎样的一首诗二、初读课文,检查预
4、习1 .读字词。提示:“挤”读三声;“叉的读音是chd,不能读成Ch晨2 .学写字。教师重点提示学生不要忘记写“瓶、叉”中的点。3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瓶:左右结构。“并”两横的收笔在同一竖线上,给“瓦”留有空间,让布局更紧凑。“瓦”的第一横与“并的第一横在同一斜线上。最后一笔是点。“叉”:独体字。横撇的撇和捺的交叉点位于这个字长度的二分之一处,接近田字格的中心。点画位于三角区域的中心位置,在竖中线上收笔。三、整体感知1 .回顾上一课学习到的朗读诗歌的方法“关注分行和标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绿与繁星的不同。要点:这首诗和前一课的三首短诗形式不同,是由若干小节组成的。2 .跟着音乐朗读诗歌,关
5、注分行和标点,读出节奏。四、品读诗歌1 .过渡:这首诗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感受,是因为作者借文字传递了他奇特的想象。请同学们反复读课文,用横线画出你认为想象奇特的诗句,想想奇特在哪里。2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说出感受,读好诗句。(1)第1小节:“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重读“到处”一词。墨水瓶能有多少墨水啊,居然能把一切都染绿了,太奇妙了!交流:借用这一比喻,写眼前铺满绿色的感觉,同时引出下文。(2)读第2小节,注意读出绿的不同与丰富。教师提问:艾青笔下的绿有什么不同圈出表示绿的词语。学生汇报交流: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教师小结:连用六个词语,写出了绿的深浅浓淡,体现了绿色的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和反思2课时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反思 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