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docx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1章零件的工艺性分析1.1 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为输出轴,主要应用在动力输出装置中,是输出动力的主要零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支撑传动零件并传递转矩,其工作条件为:L承受交变扭转载荷、交变弯曲载荷或拉-压载荷;2 .局部承受摩擦和磨损3 .特殊条件下受温度或介质作用。因此轴的失效方式主要是疲劳断裂和轴颈处磨损,有时也发生过冲击过载断裂,个别情况下发生塑性变形或腐蚀失效。1. 2零件的工艺分析图1-1输出轴零件图从零件图分析,该输出轴结构简单,属于阶梯轴类零件。主要由有55外圆、60外圆、65外圆、75外圆、80孔和IoX20孔,粗糙度均为Ra3.2;28斜孔和一个宽16的键槽组成。其中径向
2、尺寸中,左端55外圆、60外圆、65外圆、75外圆精度要求较高为IT8级,表面粗糙度为Ra3.2um,右端的80内孔精度要求为IT8级,右端面上的的10个20的通孔精度为IT8级。形位精度也比较高:为了外圆和外面零件的配合后受力均匀,55,60的外圆的径向跳动量小于0.04mm,80孔的跳动量小于0.04mm,20孔的轴线的跳动量小于0.05mm;为了保证键槽和键的配合,键槽对55外圆的对称度为0.08mm。由于输出轴在工作中要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和扭矩,为了增强耐磨性和抗扭强度,要对输出轴进行调质处理,使其硬度达到200230HBW。2.1.4确定毛坯尺寸公差由表5-1查的各锻件加工尺寸公差见
3、表2-3表2-3输出轴锻件加工尺寸公差毛坯尺寸公差按非对称标注结果602.2+1.5-0.760%652.2+1.5-0.7P+1.565-0.7702.2+1.5-0.77+151U-0.7752.2+1.5-0.77R+152-0.7802.2+1.5-0.78。%1812.8+1.9-0.9181-0.92.1.5毛坯简图图21毛坯简图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合理,可以保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否则,就会使加工工艺过程问题百出,严重的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1.1.1 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选择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 .保证相互位置要求。如果必须保
4、证工件上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要求,则应以不加工而作为粗基准。2 .保证加工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如果必须首先保证工件某重要加工面的余量均匀,则应选择该加工面的毛坯面为粗基准。3 .便于工件装夹。选择粗基准时,必须考虑定位准确,夹紧可靠以及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问题。4 .粗基准应避免重复使用,因为粗基准的表面大多数是粗糙不规则的。多次使用难以保证表面间的位置精度。由粗基准选择原则及输出轴零件知,选择输出轴外圆作为定位粗基准。2. 2.2精基准选择的原则L基准重合原则。即尽可能选择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这样可以避免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2 .基准统一原则,应尽可能
5、选用统一的定位基准。基准的统一有利于保证各表面间的位置精度,避免基准转换所带来的误差,并且各工序所采用的夹具比较统一,从而可减少夹具设计和制造工作。3,互为基准的原则。选择精基准时,有时两个被加工面,可以互为基准反复加工。4 .自为基准原则。有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可以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为基准。5,便于装夹原则。所选择的精基准,应能保证定位准确、可靠,夹紧机构简单,操作方便。由精基准选择原则及输出轴零件图知,选择75外圆作为定位精基准。2. 3确定各表面加工方案一个好的结构不但要达到设计要求,而且要有好的机械加工工艺性,也就是要有加工的可能性,要便于加工,要能保证加工的质量,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制造 技术 课程设计 输出 机械 加工 工艺 规程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