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docx

    • 资源ID:1332728       资源大小:74.3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docx

    第1章零件的工艺性分析1.1 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为输出轴,主要应用在动力输出装置中,是输出动力的主要零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支撑传动零件并传递转矩,其工作条件为:L承受交变扭转载荷、交变弯曲载荷或拉-压载荷;2 .局部承受摩擦和磨损3 .特殊条件下受温度或介质作用。因此轴的失效方式主要是疲劳断裂和轴颈处磨损,有时也发生过冲击过载断裂,个别情况下发生塑性变形或腐蚀失效。1. 2零件的工艺分析图1-1输出轴零件图从零件图分析,该输出轴结构简单,属于阶梯轴类零件。主要由有55外圆、60外圆、65外圆、75外圆、80孔和IoX20孔,粗糙度均为Ra3.2;2×8斜孔和一个宽16的键槽组成。其中径向尺寸中,左端55外圆、60外圆、65外圆、75外圆精度要求较高为IT8级,表面粗糙度为Ra3.2um,右端的80内孔精度要求为IT8级,右端面上的的10个20的通孔精度为IT8级。形位精度也比较高:为了外圆和外面零件的配合后受力均匀,55,60的外圆的径向跳动量小于0.04mm,80孔的跳动量小于0.04mm,20孔的轴线的跳动量小于0.05mm;为了保证键槽和键的配合,键槽对55外圆的对称度为0.08mm。由于输出轴在工作中要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和扭矩,为了增强耐磨性和抗扭强度,要对输出轴进行调质处理,使其硬度达到200230HBW。2.1.4确定毛坯尺寸公差由表5-1查的各锻件加工尺寸公差见表2-3表2-3输出轴锻件加工尺寸公差毛坯尺寸公差按非对称标注结果602.2+1.5-0.760%652.2+1.5-0.7P+1.565-0.7702.2+1.5-0.77+151U-0.7752.2+1.5-0.77R+152-0.7802.2+1.5-0.78。%1812.8+1.9-0.9181-0.92.1.5毛坯简图图21毛坯简图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合理,可以保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否则,就会使加工工艺过程问题百出,严重的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1.1.1 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选择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 .保证相互位置要求。如果必须保证工件上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要求,则应以不加工而作为粗基准。2 .保证加工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如果必须首先保证工件某重要加工面的余量均匀,则应选择该加工面的毛坯面为粗基准。3 .便于工件装夹。选择粗基准时,必须考虑定位准确,夹紧可靠以及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问题。4 .粗基准应避免重复使用,因为粗基准的表面大多数是粗糙不规则的。多次使用难以保证表面间的位置精度。由粗基准选择原则及输出轴零件知,选择输出轴外圆作为定位粗基准。2. 2.2精基准选择的原则L基准重合原则。即尽可能选择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这样可以避免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2 .基准统一原则,应尽可能选用统一的定位基准。基准的统一有利于保证各表面间的位置精度,避免基准转换所带来的误差,并且各工序所采用的夹具比较统一,从而可减少夹具设计和制造工作。3,互为基准的原则。选择精基准时,有时两个被加工面,可以互为基准反复加工。4 .自为基准原则。有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可以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为基准。5,便于装夹原则。所选择的精基准,应能保证定位准确、可靠,夹紧机构简单,操作方便。由精基准选择原则及输出轴零件图知,选择75外圆作为定位精基准。2. 3确定各表面加工方案一个好的结构不但要达到设计要求,而且要有好的机械加工工艺性,也就是要有加工的可能性,要便于加工,要能保证加工的质量,同时是加工的劳动量最小。设计和工艺是密切相关的,又是相辅相成的。对于设计输出轴的加工工艺来说,应选择能够满足内花键加工精度要求的加工方法及设备。除了从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两方面考虑以外,也要适当考虑经济因素。在满足精度要求及生产率的条件下,应选择价格较低的机床。2.1.1 面的加工55端面,粗糙度Ra25,加工方案粗车精车;176右端面,粗糙度Ra3.2,加工方案粗车精车;176左端面,粗糙度Ral2.5,加工方案粗车精车。2.1.2 外圆的加工(1)55外圆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1.4-6知,55外圆的精度为H8,所以55外圆的加工方案为:粗车精车。(2)60外圆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1.4-6知,60外圆的精度为H8,所以60外圆的加工方案为:粗车精车。(3)65外圆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1.4-6知,65外圆的精度为H8,所以65外圆的加工方案为:粗车精车。(4)75外圆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1.4-6知,75外圆的精度为H8,所以75外圆的加工方案为:粗车精车。(5)176外圆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1.4-6知,176外圆的精度为H8,所以176外圆的加工方案为:粗车精车。2.3.3孔的加工(1)50孔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1.4-7知,50孔的精度为H8,所以50孔的加工方案为:粗车精车。(2)80孔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1.4-7知,80孔的精度为H8,所以80孔的加工方案为:粗车精车。(3)104孔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1.4-7知,104孔的精度为H8,所以104孔的加工方案为:粗车一一精车。(4)20孔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1.4-7知,20孔的精度为H8,所以20孔的加工方案为:钻扩。(5)8孔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1.4-8知,8孔的精度为H8,所以8孔的加工方案为:钻。2.3.4槽的加工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1.4-8知,键槽的精度为H8,所以键槽的加工方案为:铳。2.4制定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一确定为中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的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2.4.1工序的合理组合一、工序集中按工序集中原则组织工艺过程,就是使每个工序所包括的加工内容尽量多些,加工工艺路线方案的论证:方案I、11主要区别在于定位方案不同,方案II采用双顶尖定位,而方案I主要采用75外圆作为定位精基准,方案11定位符合基准统一原则,适合大批量生产,方案I则适合小批量生产。2. 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输出轴零件材料为45钢,密度夕=7.85gc4,大批量生产,模锻件毛坯。由上计算知,输出轴形状复杂程度一般,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表8-14知,输出轴厚度(直径)方向单面余量2.02.5mm;水平方向单面余量2.02.5mm。在这里输出轴厚度方向单面余量和水平方面单面余量均取2.5mm。第3章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工序05:粗车中55端面、中55外圆、中60外圆、中65外圆、中75外圆、30°斜面1 .切削用量机床为C620-1型卧式车床,所选刀具为YT5硬质合金可转位车刀。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第一部分表1.1,由于C620-1型卧式车床的中心高度为200mm(表1.30),故选刀杆尺寸B×H=16mm×25mm,刀片厚度为4.5mm。根据表1.3,选择车刀几何形状为卷屑槽带倒棱型前刀面,前角为二12°,后角=6°,主偏角勺=90°,副偏角I=I偏,刃倾角人=。,刀尖圆弧半径兀=0.8mm。确定切削深度ap由于单边余量为2.5mm,粗加工余量2.0mm,精加工余量0.5,此工序为粗车,故=2.0mmo确定进给量/根据表1.4,在粗车55端面、55外圆、60外圆、65外圆、75外圆、30°斜面、刀杆尺寸为16mmX25mm、QPW3mm、工件直径为0100mm时,f=0.10.6mmr按C620-1型卧式车床的进给量(表4.2-9),选择=0.26mmr确定的进给量尚需满足机床进给机构强度的要求,故需进行校验。根据表1.30,C620-1机床进给机构允许的进给力EaX=3530N。根据表1.21,当自W2mm,/W0.35mmr,kr=450,u=200mmin(预计)时,进给力耳=760N°一的修正系数为Ly=(H,脑耳=M7(表1.29-2),故实际进给力为Ff=760×1.17N=889.2N由于切削时的进给力小于机床进给机构允许的进给力,故所选=0.26mmr可用。选择车刀磨钝标准及耐用度根据表1.9,车刀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为Imm,可转位车刀耐用度T=30min0确定切削速度U

    注意事项

    本文(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