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件资源
(共28735
份)
用时:31ms
-
活动目标1.能选择自然物测量物品的长度,初步掌握首尾相接的基本测量方法。2.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有关,体验测量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活动准备1.测量工具(各种长棍、尺、绳子、纸盒等)笔、记录纸等.
-
环境创设1. 搜集不同年代的电话机照片,电话座机、手机、对讲机等各种现代通讯工具图片,将它们展示在主题墙面上,也可以在主题墙面上展示幼儿自记者的电话,教师绘制自制小乐器的步骤图,张贴到音乐曲的墙面上。.
-
一、主题的产生:前阶段有些孩子在家中看到妈妈正在忙着剥花生,他们带了一些来到幼儿园放入种子角。于是孩子们谈论的话题引向了花生。“花生好吃”,有的说着便去尝。“不能吃,留着种在种植角,能收一大堆花生呢”.
-
设计意图在角色游戏中,我发现孩子们对餐厅的游戏情有独钟,特别喜欢穿上厨师服,戴上厨师帽,模仿厨师的模样大展身手。因此,我设计了中班科学活动快乐的小厨师。这一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涉及.
-
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激发幼儿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2、通过观察、实验,让幼儿知道纸的特性及用途,教育幼儿节约用纸。3、通过设计、布置教室.
-
活动设计活动内容:神奇的瓶子活动领域:大班艺术设计意图:小苏打、醋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用品,气球也是每个孩子们都喜欢的玩具。但是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的气体能够吹起气球,却是绝大多数孩子不知道的。为了让幼儿.
-
活动目标:1、学习用简单完整、连贯地表述事物的主要特征。2、通过念儿歌,引导幼儿了解家乡各地的小吃,并说出自己知道的小吃名称。3、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述。活动过程:一、教师提问,引出话题,激发幼儿讲述的兴.
-
活动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操作,让幼儿充分感知利用多种工具磨米粉的整个过程,会把操作中不同的结果真实地记录下来。2、对磨米粉活动有兴趣,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3、感受电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
-
活动目标1.认识“”,理解符号的含义。2.会比较10以内的数字大小。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1.趣味练习-填写对应.
-
活动目标:1、欣赏故事,了解现代信息交流的几种方式。2、关注生活中的先进科技产品,感知现代信息交流方式的丰富多样和方便快捷。3、有操作现代通讯工具的兴趣,乐于与他人交流。活动准备:1、有关通讯工具的图.
-
活动目标:1.了解手表的基本构造,知道手表由表面、表带以及时针、分针、刻度、表把组成。2.尝试在手臂上创作各种手表形象。3.感受到手表的重要性,知道要抓紧时间。活动准备:1.白板课件手表。2.水彩笔人.
-
【活动目标】1、认识垃圾分类标志。2、分辨回收的垃圾。3、尝试进行垃圾分类。4、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5、激发幼儿对垃圾分类的活动产生兴趣。6、知道垃圾是怎么处理的,并与同伴分享.
-
大班科学活动浮与沉设计意图:水,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东西,洗脸、刷牙、漱口我们都必须用到它。虽然水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但是我们的孩子对于水的浮力并没有太多的认识。有一天,在洗手的时候有一个小朋友.
-
活动目标1.搜集相关清洁工具的信息,了解各种家庭常用清洁工具的名称和用途。2.学会安全使用一些简单的清洁工具,感受清洁工具给生活带来的方便。活动准备1.寻找各种清洁工具,并用调查统计表进行记录。2.教.
-
微反思“微课”这个名词,对我们幼儿园教师而言还是一个比较陌生而新鲜的教学术语,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教学比赛。“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
设计思路:橘子是幼儿很喜欢吃的水果之一,在去年中班的时候我们学习了用橘子皮作画的本领,如今变为大班的孩子不仅要知道生活中常用物品的潜在作用,更要了解一些改变生活的功效。而进入有用的植物这个主题恰巧可以.
-
(三)引导幼儿感知转动的简单原理1.探索引导:物体转动起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请你来学一学。问:你能用笔画出来吗?先请幼儿在黑板上画圆,老师在黑板上补充,用箭头指示运动方向。请个别用胳膊来演示的小朋友上.
-
【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染纸的基本方法。2、感受染纸活动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1、桌布、颜料、放置颜料的盒子若干、纸巾若干。2、PPT课件、纸袋一个、三张信封、一张白色纸巾及一张浸染后的纸巾、一个U.
-
活动目标:1、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2、掌握好躲、爬、钻、跑的技能,提高身体运动素质。3、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如何应变,掌握好逃生的技巧。活动准备:发生地震的图片。脸盆,棉被,书包等活动过程:一、观.
-
活动名称:1、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塑料袋是不会腐烂和分解的。2、让幼儿知道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不乱扔塑料袋。3、教育幼儿用纸袋或布袋装东西。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