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案资源
(共13919
份)
用时:33ms
-
判断题。(对的画“J”,错的画“X”)1 .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2 .数据整理只要求出一个大约的结果,多一点少一点没有影响。()3 .条形统计图的纵轴上的每一格应当表示相等的数量。.
-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圆锥母线的概念;2.理解圆锥侧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圆锥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应用.(二)过程与方法:过设置情景和复习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圆锥.
-
4. 6太阳系一、选择题1.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
-
4.5日食和月食一、选择题1.中国发射的“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着陆月球背面。人类在地球上观测不到月球背面是由于()A.月球与地球的公转周期相同,方向一致B.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方向.
-
4.5日食和月食一、选择题1.近年来,日环食、金星凌日等天文奇观相继出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日环食每个月都会发生B.日环食在农历十五、十六发生C,日环食发生时,月球运动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只遮.
-
4.5日食和月食一、选择题1 .发生月全食时,当月球全部被遮住,我们看到的月球是()A.红色B.古铜色C.黄色D.无法看见2.2020年6月21日,世界部分地区可看到金边日环食现象,这一天出现的月相是.
-
4.5日食和月食一、选择题1 .月食时阴影部分的轮廓是圆弧,这可以证明下列哪一星球是圆的().地球B.太阳C.月球D.以上都是2下列现象同时存在于日食和月食发生过程中的是()A.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
-
课题4.13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材与学情分析教科书P77例1、例2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7879“练习十九”中第1、3题及“你知道吗?学生在四年级下学期学习小数意义时,已经了解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
-
整式的除法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整式的除法的运算性质,并会用其解决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整式的除法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哥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件的表达能力.(三).
-
2我多想去看看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生字。2 .指导学生认识“心字底、方字旁”2个偏旁。3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重点)4 .
-
整式的加减(3)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根据题意列出式子,会用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进行整式加减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二)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提.
-
整式的加减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能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二)过程与方法:1.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
-
整式的加减(2)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二)过程与方法: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
-
21大自然的声音课时目标1 .认识“妙、奏、”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呢”。会写“妙、奏、演”等13个生字,会写“美妙、音乐家”等15个词语。2 .能找到第2、第3、第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的生活主题,以法律和宪法精神为主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辽阳市文圣区东京陵乡中心小学杨钻2012.1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15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抓重点词句、边读边.
-
13我有点儿怕学习目标:1 .能正确认识到每个人都会有“害怕”情绪,“害怕”是人的正常情绪反应。2 .能有意识地表达自己的“害怕”情绪,寻求大人的帮助。3 .学会使用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调节“害怕”情.
-
重复与渐变Part01课前准备(内容如下):第一:用卡纸准备以上图形(做好后用信封装好:边长为4CM的正方形,4个。边长为4CM的等边一角形,4个.直径为4CM的圆形,4个。作业单1作业单2第二:做好.
-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教学活动名称彩色世界真奇妙领域艺术一、教学活动设计背景小班幼儿喜欢音乐的韵律,听到音乐就愿意随音乐起舞,在没入园前都是跟着音乐模仿歌词跟唱,没有进行过正规的教唱歌曲,小班幼儿对颜色也很.
-
幼儿故事小猴长象牙教案教学目标:1、能认真倾听故事,并能理解故事内容。2、体验故事角色心里的变化,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学过程:一、引出主题。这是什么呀?(摇篮)摇篮里躺着谁呀?(小宝宝)那宝宝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