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案资源
(共17287
份)
用时:40ms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红色,表示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A一般B、较重C、严重D、特别严重2.下列行.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3.1 生活离不开反思教学设计课题3.1生活离不开反思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识反思的重要性道德修养: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反思的意义,并初步养成反思的意识,从而在反思的过程中.
-
部编版5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课题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目标1 .知道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活即为公共生活,公共生活就在身边。2 .知道多样的公共生活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3 .懂得在公.
-
部编版4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合理消费教学设计课题合理消费教学目标1 .通过填写心愿卡、交流探讨等方法,知道每个人都有各种需求,但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必须有所放弃。2 .通过归归类、帮一帮等方法,.
-
部编版5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让我们的家更美好教学设计课题让我们的家更美好教学目标1 .知道想要拥有美好幸福的家庭生活,需要所有家庭成员尽责出力。2 .懂得作为子女,要做到自强自立,是对家人最大的精神安慰.
-
部编版4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说话要算数教学设计课题说话要算数教学目标1 .在视听体验中,探究说到做不到的原因,明白说到做到是一个人守信的重要品质。2 .通过案例辨析,知道对自己也要说话算数,靠自觉,逐渐.
-
部编版4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的好朋友教学设计课题我们的好朋友教学目标1、感受友谊的美好,认识到友谊的可贵。2、学会交朋友。3、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学做益友。4、领悟友谊的可贵,深刻感受真挚的友情。.
-
部编版4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说话要算数教学设计课题说话要算数教学目标1 .在视听体验中,探究说到做不到的原因,明白说到做到是一个人守信的重要品质。2 .通过案例辨析,知道对自己也要说话算数,靠自觉,逐渐.
-
部编版4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的好朋友教学设计课题我们的好朋友教学目标1、感受友谊的美好,认识到友谊的可贵。2、学会交朋友。3、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学做益友。4、领悟友谊的可贵,深刻感受真挚的友情。.
-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生活离不开规则教学设计课题生活离不开规则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规则,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2 .树立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明确不遵守规则的后果,懂得维护规则。3 .了解遵守规则.
-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是独特的教学设计课题我们有精神教学目标1 .能够多角度了解自己的特点,培养自信的品格。2 .通过活动设计,能够多方位、客观的认识自己。3 .能够感受自己的自我期望,探究自己.
-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不一样的你我他教学设计课题不一样的你我他教学目标1 .通过活动,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2 .认识到人与人之间除了外貌不同,还有很多其它地方的不同。3 .善于发现各种不同,学.
-
【课堂剧场】让课本活起来孔雀东南飞课本剧孔雀东南飞课堂剧场编剧:北清二(2)班学生演绎:北清二(2)班学生文字整理:完颜淑慧指导:鹿邑县高级中学校段晓飞剧白东汉末年建安年间,流传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
第2课即时的交流与分享课后测试一、单选题1、以下哪个不属于即时通信工具?()A、电视B、电话C、电子邮件D、微信2、在即时通信工具中添加好友通常要使用哪种信息?()A、姓名B、电话号码C、学校名字D、.
-
附件1-1中学田径体大单元教学计划(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大单元名称田径年级(班级)八年级总课时数18设计思路本单元设计为18次课,教学时,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通过专项练习、辅助练习.
-
课题名称第二单元第一课光与色的世界年级高一年级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大概念色彩是自然存在也是人类生活需求的体现。了解光与色的物理规律和色彩基本知识我们可以更好运用色彩。任务驱动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了解自然光.
-
会心一笑一一漫画表现之肖像漫画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湘美版,选择性必修模块第三单元“主题性表现”中的第二课会心一笑一一漫画表现,漫画可以给人带来轻松和愉悦,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用漫画的形式来表达身边.
-
1.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科学思维:通过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探究实践:能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
第三课时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科学思维:知道不同物体形状不同,能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球体、六边形.
-
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教学设计一、素养目标1 .科学观念:(1)知道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2)认识到许多物体的运动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结合。2 .科学思维:能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