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炉的分类.docx
《分解炉的分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解炉的分类.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分解炉的分类按分解炉与窑的连接方式大致分为三种类型1 .同线型分解炉这种类型的分解炉直接坐落在窑尾烟室之上。这种炉型实际是上升烟道的改良和扩展。它具有布置简单的优点,窑气经窑尾烟室直接进入分解炉,由于炉内气流量大,氧气含量低,要求分解发炉具有较大的炉容或较大的气、固滞留时间长。这种炉型布置简单、整齐、紧凑,出炉气体直接进入最下级旋风筒,因此它们可布置在同一平台,有利于降低建筑物高度。同时.,采用“鹅颈”管结构增大炉区容,亦有利于布置,不增加建筑物高度。2 .离线型分解炉这种类型的分解炉自成体系。采用这种方式时,窑尾设有两列预热器,一列通过窑气,一列通过炉气,窑列物料流至窑列最下级旋风筒后再进入
2、分解炉,同炉列物料一起在炉内加热分解后,经炉列最下级旋风筒分离后进入窑内。同时,离线型窑一般设有两台主排风机,一台专门抽吸窑气,一台抽吸炉气,生产中两列工况可以单独调节。在特大型窑,则设置三列预热器,两个分解炉。3 .半离线型分解炉这种类型的分解炉设于窑的一侧。这种布置方式中,分解炉内燃料在纯三次风中燃烧,炉气出炉后可以在窑尾上升烟道下部与窑气会合(如RSP、MFC等),亦可在上升烟道上部与窑气会合(如IN-MFC、SLC-S等),然后进入最下级旋风筒。这种方式工艺布置比较复杂,厂房较大,生产管理及操作亦较为复杂。其优点在于燃料燃烧环境较好,在采用“两步到位”模式时,有利于利用窑气热焰和防止粘
3、结堵塞。中国新研制的新型分解炉亦有采用这种模式的。分解炉内的气流运动,有四种基本型式:即涡旋式、喷腾式、悬浮式及流化床式。在这四种型式的分解炉内,生料及燃料分别依靠“涡旋效应”、“喷腾效应”、“悬浮效应”和“流态化效应”分散于气流之中。由于物料之间在炉内流场中产生相对运动,从而达到高度分散、均匀混合和分布、迅速换热、延长物料在炉内的滞留时间,达到提高燃烧效率、换热效率和入窑物料碳酸盐分解率的目的。分解炉作为预分解窑的“第二热源”,承担着繁重的燃料燃烧和换热任务。下表(列出九台预分解窑分解炉所用的燃料比率及“分解炉区”(含分解炉+上升烟道+最下级旋风筒)换热量所占整个预热分解系统的换热量比率的实
4、测反求值。预分解窑炉用燃料比及炉区换热量比率项目单位JDNGLZ技改JXHHZJSCYF技改SH技改前后前后前后炉用燃料比率%62.054.163.868.555.142.766.662.066.569.168.063.5炉区换热量比率%62.062.247.155.349.751.145.145.633.548.543.951.6从表中(可见:除HH厂为“微增型”炉用燃料比率较小外,其它各厂均达60%左右;在正常生产状况下“分解炉”区承担着预热分解系统45%62%的换热任务。由于分解炉作为预分解窑系统的“第二热源”,燃料燃烧及换热功能显著,因此,使耗热量很大的生料碳酸盐分解任务得以在入窑之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解 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