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茶故事.docx
《王安石的茶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安石的茶故事.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王安石的茶故事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在宋代文学史上具有突出成就,名列“唐宋八大家”。著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王安石精于茶道,一生写下不少咏茶、饮茶的诗文,诸如:“土润箭萌美,水甘茶串香。“酒醪犹美好,茶舜正芳新、“长鱼俎上通三印,新茗斋中试一旗。”等佳句。王安石在政治上执着,在生活中却显温情。每逢皇帝赏赐好茶,王安石必想起两个弟弟。寄茶与和甫:“彩绛缝囊海上舟,月团苍润紫烟浮。集英殿里春风晚,分到并门想麦秋。”“和甫”者王安石之弟王安礼也,首联写寄给和甫的团茶外观形美,寄时非常珍爱地用彩色的丝绸缝制包好,这是皇帝在暮春三月赏赐的贡茶,弟弟收到时该是四月麦收季节了。而另一首寄茶
2、与平甫:“碧月团团堕九天,封题寄与洛中仙。石楼试水宜频啜,金谷看花莫漫煎寄茶给弟弟王安国(字平甫)时,诗是随附的。王安国也是了不起的人物。进士出身,拜西京国子教授,崇文院授书,曾为大理寺丞、集贤校理,后被罢职归田。当时王安国正在西京做官,所以被称为洛中仙。皇帝赏赐的龙凤团茶在王安石看来视同天降珍宝,尽管胞弟对自己变法有异议,但并不影响手足情谊,王安石叮咛弟弟:在金谷赏花时,烹煎容易分心,莫要忘记了掌握火候,饮用时,一定要细啜慢品,以此表达诗人对贡茶的珍惜之情。嘉祐三年(1058),王安石担任提点江东刑狱,任职期间向仁宗呈上了两个与茶政茶税有关的奏折,即议茶法和茶商十二说。他在议茶法一文说:“国
3、家置榷茶之法,而使民得自贩,于方今实为便,于古义实为宜,而有非之者,盖聚敛之臣,将尽财利于毫末之间而不知予之为取之过也。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而今官场所出,皆粗恶不可食,故民之所食大率皆私贩者,夫夺民之所甘,而使不得食,则严刑峻法有不能止者,故鞭、朴、流、徒之罪未尝少弛,而私贩,私市者亦未尝绝于道路也。既置榷茶之法则凡此之为患,皆可以无矣。”在此,也体现了王安石所主张“权时之变”,“因势就民”,“变更天下之弊法”,立“善法”以治天下的思想。他强调立榷茶之法“于方今实为便”,也就是要改变当时在茶叶交易上出现的“夺民之所甘”、“私贩”的弊端,并制定“善法”以治之。这不仅有利于人民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王安 故事
第壹文秘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重点工作绩效评估自评表.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