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西汉建立的时间是()A.公元前221年B.公元前209年C.公元前207年D.公元前202年2 .西汉的建立者是()A.嬴政B.项羽C.刘邦D.刘彻.
-
七年级下册统编版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 .清朝初期,掌握军国大事的机构是()A.中书省B,尚书省C,议政王大臣会议D,军机处2 .军机处设立于()A.顺治时期B.康熙时期C.雍.
-
七年级下册统编版第15课明朝的统治学习资料-S学习重点(一)明朝的建立1 .背景: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各级官吏大肆搜刮民财,致使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2建立.
-
第3课盛唐气象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 .唐朝时期,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其中,可自如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的工具是()A.铁农具B.楼车C.曲辕犁D.筒车2.
-
第20课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 .明朝时,从美洲引进了许多新的农作物品种,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农作物中,属于明朝时期从美洲弓I进的是()玉米甘薯水稻花生马铃薯A.B.
-
第20课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明朝时,从美洲弓I进了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农作物,这些农作物的引进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增加了粮食产量,有利于缓解人口增长.
-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东晋建立时,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这说明当时的政治特点是()A.西晋皇族力量强大B.江南经济发展迅速C.北方少数民族南下D.东晋皇权受到制.
-
第13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随堂练习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L宋代海外贸易发达,其主要原因不包括()A,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B.经济重心南移C.政府鼓励海外贸易D.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崛.
-
第14课明朝的统治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小明在某堂历史复习课上记下了“1368年“应天府朱元璋”等关键词,据此你认为他复习的内容应该是()A.隋朝的建立B.唐朝的建立C.宋朝的建立D.明朝的建立2 .元.
-
第12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随堂练习-S选择题1 .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西汉时期B.三国时期C.南宋时期D.隋朝时期2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A.南北.
-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后作业-S选择题1 .小明在阅读一部史书时,看到这样的描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这位皇帝是()A.秦始皇B.汉高祖.
-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 .西汉建立的时间是()A.公元前221年B.公元前209年C.公元前207年D.公元前202年2 .西汉建立之初,社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A.消灭项.
-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学习要点一、学习重点(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L起源与生活方式:印欧人可能起源于东欧平原,以游牧为生,驯养马匹,后来还制造了马拉战车,这为他们的迁徙和扩张.
-
西周外服体系演变与早期天下观商周时期的“服”有三层含义:第一个是狭义上的“职事”“职役”之意。第二个是指具体的“服贡”之物。三是广义上的“臣服”政治观念。狭义上的“职事”“职役”或“服贡”之物都是商周.
-
群文阅读记忆中的年味教学设计一、教材解读记忆中的年味选取新年小感何时再得压岁钱花脸年味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年味。有对新年习俗的感悟,如新年小感;有对压岁钱这一春节元素的回忆,如何时再得压岁钱;花脸.
-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试讲逐字稿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授课教师:授课日期:课程时长:45分钟适用年级:七年级二、课程导入同学们好,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一物.
-
少先队制度第一章总则为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确保少先队活动的规范性、教育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教育法规,特制定本制度。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自愿组成的组织,.
-
新兴技术对传统陆战模式的深刻影响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必然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站在时代的潮头,谁能抢先把握住技术的变点,尤其是新兴技术的颠覆点,谁就能以不对称的方式,赢得竞争的先手,在军事领域尤不例外。当前.
-
血浊证的辨证血浊是指血液受各种因素影响失却其正常生理状态或因之而循行规律失常,从而扰乱脏腑气机的病理现象。血浊包括血的物质构成浑浊和由此所致的血循行紊乱两个方面。换言之,血液变稠、变脏、变质以及由此所.
-
党课讲稿:怎样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党课,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和探讨如何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增强党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