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教案.docx
《《老子》四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四章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老子四章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理解老子“有”与“无”思想观点的深刻内涵,了解其突破常规俗见的意义,初步认识道家思想的文化价值。2 .了解老子阐述道理的言说方式,把握老子观点的思辩性,学习理性思考,提升辩证思维品质。3 .体会老子思想的人生智慧及现实意义,能联系实际认识生活,进行读写结合的片段写作。4 .借助工具书准确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学做知识卡片,熟记并积累经典语句,培养文言感受能力。教学重点:1.了解老子学说辩证认识事物、突破常规俗见的意义,初步认识道家思想的文化价值。5 .体会老子思想的人生智慧及现实意义,能联系实际认识生活,进行读写结合的片段写作。教学难点:1 .理解老子“有”与
2、“无”思想观点的深刻内涵。2 .把握老子观点的思辩性,学习理性思考,提升辩证思维品质。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理解章旨】学习任务老子以道的观点来评价,有道者是怎样做的呢?如何理解本章的主旨?我们让同学们课下阅读了老子第二十二章,可作为互文性拓展阅读,帮助大家深入理解理解老子的用意。第二十二聿(节选):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我!诚全而归之。【译文】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不自己夸耀,反能有功;不自我矜恃,所以才
3、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人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确实能使人得到保全,回归大道。由第二十二章,可见有道者的坚守原则就是: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理解章旨】两章节对照阅读,可以明确:(1)老子告诫人们做人不要“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不要虚荣张扬、妄自尊大,而要谦虚、谦让、谦恭。这其中蕴做着“不争”的内涵,隐含着老子“曲则全”的处世哲学(就是以退为进,委曲求全,委屈反而可以保全)。老子认为,“曲”里面存在着“全”。求全之道,莫过于“不争”,而“不争”之道,就在于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2)老子告诫人们不要“企立”、“
4、跨行”,不要主观妄为,而要遵循事物的自然规律。顺“道”而行,遵循道的规律而动,就好像站立和跨步也要依照身体的规律去做一样。老子以极其精练的语言告诉人们“修身”之理:只有遵循自然大道,依照客观规律行事,才能避免错误结果。这正是老子思想的精华所在。【经典之用】学习任务现实中,有的老师或家长特别鼓励孩子去自我表现、自我展示,你对这种做法怎么看?请联系实际简要作答。参考示例: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在现实生活中,一定程度的自我表现与能力展示固然应该有,但需要有个度。过度的自我表现,一味让孩子刻意不自然地炫爆,不仅得不到称赞,反而会让人觉得幼稚浅薄,缺少内涵。如果为了某种目的而不顾孩子是否愿意、是否有
5、能力,就更令人生厌。所以尊重孩子的愿望不加干涉,顺其自然发展才是最好的选择。何况真正的自我表现、自我展示,需要真才实学。而抛却浮华,修炼真学问,真功夫,才是正道。第三十三章【疏通词句】学习任务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老子第三十三章,注意读准字音。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qidng)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解说大意】【译文】认识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明智。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算坚强。知道满足的人能够富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探究内涵】r学习任务如何理解“知人者与自
6、知者”“胜人者与自胜者”为什么说自知者、自胜者境界更高?“知人者”,只是了解别人,了解外物,是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所以是一般之智。“自知者”,知人更知己,了解别人也了解自己内心,这是心灵之明,是明于道。自知者能通过外事外物能反省自身,清醒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能把握自己,从而体察到生命本质,所以内外皆明的自知者,比知人者境界更高,智慧也更高明。“胜人者”,凭借的是自我外在的力量,这种依靠武力战胜别人的人,只能算得上是有力量。而“自胜者”,凭借的是内在的坚强意志。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具有天地之志的人。他能够时时反省自己,克制欲望,摒除杂念,战胜偏见。这种真正能够把控自己的人,才能达到无所
7、不容、物我两忘的境界,才称得上是强者。r学习任务如何理解“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两句话与上文的联系?这一章虽然只有四句话,而且每句话的字面意思都不难理解,但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逻辑关系,历来说法不一。这里我们采用中华书局版本的观点,帮助同学们理解意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为一组,强调人欲知人,必先自知,人欲胜人,必先自胜,故以“自知”“自胜”为立身之本。如果对已经达到的境界(自知、自胜的程度)感到知足,可称得上富有,但精拉求精、强劲奋进才称得上有(求道的)意志。那些知足者“不失其所”,可以立身长久;但强行者求道不息,身死道存,与道同在,才称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子 教案
第壹文秘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重点工作绩效评估自评表.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