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科耳科影像检查法.docx
《耳鼻咽喉科耳科影像检查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鼻咽喉科耳科影像检查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耳鼻咽喉科耳科影像检查法耳部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普通X线摄影检查法、高分辨率CT(HRCT)检查法、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法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o一、耳部X线检查法颗骨的X线摄片是耳科疾病检查的传统方法之一,由于颗骨CT的广泛应用,传统的X线检查法已基本被CT所替代。题骨解剖的结构细微复杂,X线摄影上重叠较多的结构容易显示不清,需要头部和X线球管转动一定的角度,采用小焦点、加遮光筒,以清晰地显示重叠较少的结构,常用的摄影体位包括以下几种。L许氏位(Schuller位)又称乳突2530侧位,患者取俯卧位,头部矢状面与胶片平行,X线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5。30。摄入胶片。该体位可显示乳突
2、气房、乙状窦壁、鼓室盖、乳突导血管、面神经管的乳突段及颗下颌关节。2 .劳氏位(LaW位)又称乳突双15侧位,受检者取俯卧位,患侧乳突靠近胶片,头颅矢状面与胶片盒平行,向前折叠耳郭使外耳道口紧贴胶片,X线经对侧外耳道孔后上方5cm垂直到达胶片。可显示乳突气房、鼓窦、鼓室盖及乙状窦。3 .梅氏位(Mayer位)又称题骨岩部轴位或题骨岩部横断面,受检者取仰卧位,头颅矢状面向被检测旋转45o,X线中心线向足侧倾斜45,由对侧上方额部进入,经患侧外耳道孔到达胶片中心。该体位可显示乳突气房、鼓窦、乙状窦、外耳道、迷路、内耳道、颈动脉管及颈下颌关节等。4 .斯氏位(StenVerS位)又称颈骨斜位或颗骨岩
3、部后前位,受检者取俯卧位,头颅矢状面向患侧倾斜45。,被检测额额部靠向台面,使外耳孔与对侧外眦连线与台面平行,外耳道孔和眶下缘连线垂直于胶片。X线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2,该体位可显示题骨岩骨尖及上下缘、乳突尖部气房、鼓窦、迷路等。除上述体位外,还有其他的特殊X线摄影检查方法,包括耳体断层摄影、咽鼓管造影、正负压灌注乳突造影和内耳道脑池造影等。二、耳部CT检查法颗骨主要由骨性结构和气体组成,仅含少量软组织,对比度高且结构细微,X线平片检查重叠多,不能显示较小病变。目前临床上CT已成为耳部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常规CT扫描和HRCT扫描检查。常规CT扫描采用软组织算法成像,HRCT采用骨结构算
4、法重建图像,显示窗宽用30004000Hu,窗位用600700Hu,扫描层厚用12mni。1.常规CT平扫(1)横断面扫描:受检者仰卧位,头后仰,以听眦线为基线,由外耳孔上缘IOnIm开始向下扫描。主要包括6个重要的层面,由上至下分别是上半规管层面、外半规管层面、前庭窗层面、耳蜗层面、圆窗层面和颈动脉管层面。1)上半规管层面:该层面可见上半规管的前脚和后脚。后半规管上角和上半规管后脚汇合为总角。上半规管层面稍低层面可见上半规管前脚,后半规管弓部和总角同时显影,该层面还可见弓形下窝。2)外半规管层面:该层面可见外半规管、前庭池、前庭导水管、后半规管及内耳道。3)前庭窗层面:在该层面上下可见上鼓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鼻咽 喉科 耳科 影像 检查法
第壹文秘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重点工作绩效评估自评表.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