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基孔肯雅热应知应会知识 3篇精选.docx
《2025年基孔肯雅热应知应会知识 3篇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年基孔肯雅热应知应会知识 3篇精选.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025年基孔肯雅热应知应会知识一、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花蚊子)叮咬传播。二、基孔肯雅热患者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关节或肌肉疼痛和皮疹等三大特点。三、基孔肯雅热患者的发热一般会持续17天。四、基孔肯雅热患者的皮疹一般为红色斑丘疹,登革热的皮疹表现为出血疹、瘀斑。五、基孔肯雅热患者的关节痛主要是小关节疼痛明显,登革热通常是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六、基孔肯雅热的典型潜伏期为212天,平均37天。七、基孔肯雅热病例的病毒血症期从症状出现前1天至发病后7天内。八、急性期患者、隐性感染者及非人灵长类动物为基孔肯雅热主要传染源。九、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白纹伊蚊
2、和埃及伊蚊叮咬实现传播。十、基孔肯雅热主要治疗方法是降温、止痛等对症处理。H-、伊蚊叮咬高峰在早上79时和下午17T9时。十二、大约20-30%的人感染基孔肯雅热后会有关节痛的症状,大多数可能是比较短期的,比如数周到数月,关节痛症状逐渐消失,有一定比例(一般低于10%)症状超过半年甚至超过一年,甚至会造成一些后遗症,比如劳动力下降、关节活动障碍等。十三、基孔肯雅热的预防手段: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十四、哪些科室容易接诊基孔肯雅热病人,请写出至少4个科室:急诊、内科、骨科、皮肤科、儿科等。十五、医疔机构就诊患者中,出现发热(体温2380、关节疼痛或皮疹症状之一,结合临床检测结果,排除其他相关疾
3、病,且登革病毒NSl抗原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应及时开展基孔肯雅核酸检测,或将血液标本送属地疾控中心开展基孔肯雅核酸检测。十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基层医疗机构的发热诊室要应开尽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落实预检分诊,引导发热病例前往发热门(诊)室诊治。十七、各级医疗机构要开展蚊媒密度监测,每天通过布雷图指数评价幼蚊密度、诱蚊诱卵指数评价成蚊密度,根据监测结果每天组织早上和傍晚两次成蚊灭杀,并及时清理蚊虫孳生地。十八、布雷图指数(BI)和诱蚊诱卵指数(MOD结果判定,Bl5或MOK5,控制传播阈值;5WBIV10或5VM0IW10,有传播风险,低风险;IOWBlW20或IOVMOIW20,有聚
4、集性疫情风险,中风险;BD20或M0D20,有局部暴发风险,高风险。十九、发生基孔肯雅热疫情的地区,要迅速落实“1335”措施行动,即在1天内完成疫点消杀灭蚊,3天内完成核心区全覆盖成蚊杀灭和入户调查处置,分别在3天内和5天内将核心区成蚊密度、幼蚊密度控制在低于5的安全水平,在7天内将警戒区幼蚊密度控制在低于5的安全水平。二十、基孔肯雅热病人解除防蚊管理标准: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7天,且应持续到发热症状消退。二十一、防控区划分,以疫点为中心,以不小于100米半径范围划定核心区,核心区向外扩展200米半径范围为警戒区。城市地区可将核心区周围200米区域和涉及的小区、单位整体划为警戒区;农
5、村地区可将核心区周围的自然村划为警戒区。二十二、蚊虫消杀次序:原则上按警戒区向核心区方向,处置优先完成病家、病家楼栋、病家小区等重点场所的次序消杀,优先完成核心区成蚊消杀。室外消杀以超低容量喷雾为主,配合进行绿篱喷洒或滞留喷洒;室内使用家用灭蚊片、气雾罐等方式。二十三、幼蚊孳生地清理方式:翻盆倒罐、加盖、水培改为沙土种植、硫通水沟、清理卫生死角、沙土填埋、投放灭幼剂等。二十四、疫情应急终止条件:当划定的核心区、警戒区连续22天内无基孔肯雅热新发病例,且核心区内布雷图指数降至5以下,双层叠帐法成蚊密度不高于09只颂.小时,可终止核心区、警戒区伊蚊应急监测与控制工作。基孔肯雅热科普核心信息基孔肯雅
6、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多数患者1周内会好转,但30%40%患者关节疼痛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具有较大健康危害。一、基孔肯雅病毒如何传播?基孔肯雅病毒主要通过携带病毒伊蚊叮咬传播,最常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蚊伊蚊。当蚊虫叮咬了感染者23天后,再叮咬人时,可被叮咬者感染。感染者血液中病毒载量高,病毒还可通过输血或意外接触感染者血液而传播。极少数情况下,孕妇感染后,病毒可在官内,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感染。若母亲临近分娩处于病毒血症期,也可发生分娩时传播,导致新生儿感染。患者在发病后第1周内,病毒血症水平高,通过蚊虫叮咬或血液传
7、播的风险高,但该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间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播。二、基孔肯雅热的流行地区在哪里?基孔肯雅热疫情曾在非洲、美洲、亚洲、欧洲以及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岛屿上发生,已在119个国家发现基孔肯雅病毒本土传播。2010年以来,我国曾报告源自缅甸、泰国、孟加拉、印度菲律宾、巴基斯坦、刚果共和国、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巴西马尔代夫和毛里求斯等国家的输入性病例,并曾在广东、云南浙江等省份引起本地传播。三、基孔肯雅热的临床症状有哪些?大多数感染者会在带毒蚊虫叮咬后3-7天(范围为1-12天)后,开始出现症状,常见为突然发热和关节疼痛,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关节,也可涉及膝和肩等大关
8、节,剧烈的关节疼痛可导致行动困难。其他症状还包括头痛、肌肉痛、关节肿胀、皮疹、恶心、疲劳等。偶有引发眼部、心脏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报道。这些症状与登革热和寨卡病毒感染等其他感染的症状类似,病例可能被误诊。重症高风险人群包括围产期感染的新生儿、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多数患者一周内会好转,部分病例关节疼痛的症状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四、如何诊断基孔肯雅热?对于急性发热伴多关节疼痛的患者,尤其是近期从已知病毒传播地区返回的旅行者,应考虑基孔肯雅病毒感染的可能,确诊需经实验室检测,主要通过检测血清或血浆中的病毒、病毒核酸或病毒特异性抗体。从患者血清中检出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5年基孔肯雅热应知应会知识 3篇精选 2025 年基孔肯雅热应知应会 知识 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