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石油醚、石油精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CAS号8032-32-4.docx
《2025《石油醚、石油精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CAS号8032-3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石油醚、石油精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CAS号8032-32-4.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石油酸第一部分化学品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石油艇:石油精化学品英文名:Pelroleuiiiethor:petroleumspirits分子式:相对分子侦At:结构式:化学品的推荐及限制用途:主要用作溶剂,也用作发泡塑胶的发泡剂,药物、香精的萃取剂.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而极易燃液体和蒸气吞咽及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IB吸入危害.类别1危古水生环境-急性危古,类别2危吉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2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离度易燃液体和蒸气,可造成遗传性缺陷,吞咽及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膨响,防
2、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保持容器密闭。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设备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采取防止静电措施。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禁止排入环境。事故响应:火灾时,使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如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服。用水冲洗皮肤、淋浴。如果食入:不要催吐。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如果接触或有担心,就医。收集泄漏物。安全储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上锁保管。废弃处置:本品及内装物、容器依据国家和地方
3、法规处置。物理和化学危险:高度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健康危害:急性中毒:接触高浓度石油酸蒸气,可出现麻醉症状和眼、呼吸道黏膜、皮肤的刺激症状。吸入石油酸蒸气,由于排挤肺内氧气,造成缺氧,引起死亡。石油酸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液态本品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出现头痛、头晕、食欲不振、无力;四肢远端,尤其下肢,进行性感觉异常,触、痛、震动和位置感觉减退,麻木;四肢肌肉无力、疼痛、震颤,腱反射减退。肌电图检查呈现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石油酸CASN
4、o.8032-32-4组分浓度CASNo.Cs煌类(正戊烷和环戊烷等)无资料109-66-0己烷110-54-3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食入:漱口,饮水。禁止催吐。就医。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根据需要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对医生的特别提ZF:对症处理。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灭火剂: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特别危险性: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蒸气比空气
5、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燃烧生成有害的一氧化碳。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撤离。用水灭火无效。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有限空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油醚、石油精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2025 石油 安全技术 说明书 MSDS CAS 8032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