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石油醚、石油精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CAS号8032-32-4.docx
-
资源ID:1358665
资源大小:22.3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5《石油醚、石油精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CAS号8032-32-4.docx
石油酸第一部分化学品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石油艇:石油精化学品英文名:Pelroleuiiiethor:petroleumspirits分子式:相对分子侦At:结构式:化学品的推荐及限制用途:主要用作溶剂,也用作发泡塑胶的发泡剂,药物、香精的萃取剂.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而极易燃液体和蒸气吞咽及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IB吸入危害.类别1危古水生环境-急性危古,类别2危吉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2标签要素:象形图:<t>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离度易燃液体和蒸气,可造成遗传性缺陷,吞咽及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膨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保持容器密闭。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设备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采取防止静电措施。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禁止排入环境。事故响应:火灾时,使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如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服。用水冲洗皮肤、淋浴。如果食入:不要催吐。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如果接触或有担心,就医。收集泄漏物。安全储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上锁保管。废弃处置:本品及内装物、容器依据国家和地方法规处置。物理和化学危险:高度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健康危害:急性中毒:接触高浓度石油酸蒸气,可出现麻醉症状和眼、呼吸道黏膜、皮肤的刺激症状。吸入石油酸蒸气,由于排挤肺内氧气,造成缺氧,引起死亡。石油酸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液态本品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出现头痛、头晕、食欲不振、无力;四肢远端,尤其下肢,进行性感觉异常,触、痛、震动和位置感觉减退,麻木;四肢肌肉无力、疼痛、震颤,腱反射减退。肌电图检查呈现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石油酸CASNo.8032-32-4组分浓度CASNo.Cs煌类(正戊烷和环戊烷等)无资料109-66-0己烷110-54-3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食入:漱口,饮水。禁止催吐。就医。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根据需要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对医生的特别提ZF:对症处理。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灭火剂: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特别危险性: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燃烧生成有害的一氧化碳。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撤离。用水灭火无效。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有限空间。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有限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值:中国:未制定标准美国(ACGIH):未制定标准生物接触限值: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空气中有福物质测定方法:未制定标准生物监测拉脸方法:未制定标准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港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暗防护:俄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臭味,易挥发,PH值:无资料沸点CC):30-13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50燃烧热(kJ/mol):无资料临界压土熔点(C):<-73相对密度(水=1):0.6-0.7饱和蒸气压(kPa):5.332(20,C)临界温度CC):无资料克料闪点CC)爆炸下睡分解温国本文档为Word可编辑版水印为图片遮盖,为防止内容被爬取,808.7无资料溶解性:下载后直接删除图片即可全部使用O机溶剂.市IqpjWAfcIX4ZX2ZIX稳定性:稳定危险反应:与强氧化剂等禁配物接触,有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避免接触的条件:无资料禁配物:强氧化剂。危险的分解产物:无资料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急性毒性:LD50:40mgkg(小鼠静脉)皮肤刺激或腐蚀:无资料。眼睛刺激或腐蚀:无资料。呼吸或皮肤过敏:无资料。生殖细胞突变性:无资料。致癌性:无资料。生殖毒性:无资料。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无资料。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无资料。吸入危害:无资料。第十二部分生态学信息生态毒性:无资料持久性和降解性:生物降解性:无资料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潜在的生物累积性:土壤中的迁移性: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化学品:建议用焚烧法处置。污染包装物:将容器返还生产商或按照国家和地方法规处置。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UN号):1268联合国运输名称:石油慵出物,未另作规定联合国危险性类别:3包装类别:H类包装包装标志:海洋污染物:否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时运备.W季最好孔隔板以减少输途中应防曝区。装运该物本文档为Word可编辑版水印为图片遮盖,为防止内容被爬取,下载后直接刷除图片即可全部使用.机械设备和匚只找即。公用塔相呵妥f戏足附或仃册!,力化居氏区冲入IJ植裕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下列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对该化学品的管理作了相应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薪分类和目录:未列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从目录:列入.易制爆危隐化学品名录:未列入。正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未列入,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血大危险源辨识(表D:未列入.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高毒物品目录:未列入。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的分类和品种目录:未列入。国际公约:斯德哥尔摩公约:未列入。鹿特丹公约:未列入。蒙特利尔议定书:未列入。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编写和修订信息:缩略语和首字母缩写:培训建议:参考文献:免责声明: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在本SDS中全面真实地提供了所有相关资料,但我们并不能保证其绝对的广泛性和精确性。本SDS只为那些受过适当专业训练并使用该产品的有关人员提供对该产品的安全预防资料。获取该SDS的个人使用者,在特殊的使用条件下,必须对本SDS的适用性作出独立的判断。在特殊的使用场合下,由于使用本SDS所导致的伤害,化学品登记中心将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