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产业绿色化全球化发展的挑战与建议.docx
《我国汽车产业绿色化全球化发展的挑战与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汽车产业绿色化全球化发展的挑战与建议.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我国汽车产业绿色化全球化发展的挑战与建议摘要我国汽车产业产销规模世界第一,正处于绿色化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汽车产业绿色化全球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建议增大鼓励和支持自主研发及创新技术的政策力度;制定并实施更为稳定和长期的绿色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给予企业明确的发展预期;强化碳排放与新能源产业联动机制,引导汽车行业的绿色化;坚持开放合作和知识产权战略,牢牢掌握核心技术;重点解决供应链短板、打造绿色供应链体系、增强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国际竞争力。汽车产业是工业大国的重要支柱产业。纵观各国工业历史,英美日韩等国的工业起飞无不以汽车产业的高速增长为先导。即便是现在,一些
2、发达国家的工业规模严重萎缩,但汽车产业的支柱地位仍然坚固。例如,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德国GDP的比例为23.5%,但汽车产业占到德国GDP的9.8%,接近制造业的一半。在中国,汽车产业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9%,亦是当之无愧的实业冠军。汽车产业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强的带动作用。汽车产业链条长、辐射广,对从矿产开采、金属冶炼、石油化工、装备机械到金融、信息服务等大量产业有着极强的拉动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针对2005年我国6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流量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汽车制造业每增值1元,就可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增值2.64元。汽车产业也是管理创新的先行者。福特的大规模
3、流水线生产、丰田的精益制造等生产方式创新与先进管理理念让其他行业受益匪浅。汽车产业还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点“孵化器”。智能网联汽车是新兴技术产业化最重要和最成功的实践之一,智能化的汽车工厂、共享出行、无人驾驶等都是产业数字化的重要应用场景。一、我国汽车产业绿色化全球化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我国汽车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大而不强”我国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和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虽已规模最大,但与“汽车强国”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中国在200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燃油汽车产销国,自2015年开始成为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1年的不到6000辆增加至2023年的949
4、.5万辆,十二年间增幅超过1500倍,渗透率由2016年的1%上升至2023年的31.6%。截至2023年底,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016万辆和3009万辆,连续15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整车出口491万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也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销国”。然而,在科技创新、核心技术、产业链掌控力三个方面,仍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我国汽车产业的“大而不强”。第一,研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领域,是我国汽车产业实现绿色化发展的主领域。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虽已形成一定的技术优势,但与美国差距明显。特斯拉继续保持着在新能源研发上的绝对领先地位。据美国专利商标局(U
5、SPTc)和专利调查公司(PatentResult)统计,20032022年期间特斯拉共获批1281项专利,通过率高达65%;比亚迪专利申请数量虽超过13000项,却仅有539项获批,通过率不到5%o在“三电”(电池、驱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研发上,我国仍存在研发投入高、产出低的特征。例如,在动力电池领域,韩国LG的研发投入金额低于中国宁德时代,但其专利总数却近乎为宁德时代的5倍。在汽车电子和智能化领域,华为、百度的智能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相较于国际同行也不遑多让,但中国的汽车芯片、车载基础软件却严重依赖进口,限制了优势的发挥。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国与美国等西方汽车强国的差距来源于研发投
6、入不足。据欧盟最新发布的2023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显示,2022年,研发投入总额排名前五位的品牌是大众汽车、通用汽车、丰田汽车、梅赛德斯奔驰、博世汽车。这五家汽车公司研发投入强度,即研发投入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率,依次分别为6.8%、6.3%、3.3%、5.0%、8.5%;其中,大众汽车当年研发投入总额高达189亿欧元,是同期中国车企研发投入前五位上汽集团、比亚迪、中国中车、长城汽车、蔚来汽车研发投入总额之和的L89倍。第二,自主掌握核心技术不足。在发动机与控制系统、高端变速箱、电喷系统、车载芯片、车载基础软件等领域,核心技术仍由传统汽车强国(如美国、德国、日本)掌握,包括大部分专利和行
7、业标准。这些国家能在任一环节,针对中国构建技术、专利和标准等壁垒。新能源汽车制造是我国汽车产业实现绿色化和低碳转型的关键领域,虽已形成一定的技术优势,但技术研发层次总体偏低,而且,由于新能源汽车制造中超过40%的零部件是燃油车没有的新品类,包括“三电”、交换电基础设施、智能座舱,还有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数字化驾驶,需通过创新供应链实现。而当前我国供应链仍严重依赖比利时材料高科技企业(如优美科公司),车载操作系统大多基于安卓等生态,缺乏自主掌握的智能系统。第三,关键性资源、零部件自给性差,供应链断链风险大。首先,我国汽车产业尚未研发出引领性技术,没有类似特斯拉的世界级产品,其次,传统燃油车全
8、球供应体系一直由发达国家把持;再次,即便在我国相对领先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供应链上的薄弱环节也非常突出。比如在电控领域,德国厂商英飞凌垄断全球近一半的核心功率器件(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芯片短缺将是长期制约因素,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芯片短缺导致中国汽车减产约198万辆,许多造车新势力被迫停产o动力电池所需的关键矿产对外依存度高且进口来源集中:锂矿对外依存度高达74.1%,主要来源智利、澳大利亚;钻矿对外依存度超过97%,主要来源刚果(金)、澳大利亚;银矿对外依存度99.4%,主要来源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二)国内绿色经济和碳中和目标执行过程中的政策环境不确定性随着我国绿色经济和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汽车产业 绿色 全球化 发展 挑战 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