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探工程十大技术措施.docx
《钻探工程十大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探工程十大技术措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钻探工程十大技术措施一、取心技术措施1 .按地质设计要求,本井取心进尺90米,其中包括机动取心30米,要求取心收获率达到90%,裂缝发育段不低于85%,所以必须精选取心工具,优化取心措施。2 .取心工具必须按照使用说明认真检查,钻头水眼畅通,齿刃完好,工具内筒运转灵活,岩心爪无变形,弹性好,工具螺纹完好,不合格工具严禁下入井内。3 .取心工具下井前做到井壁稳定,井底清洁、井眼畅通,钻井液性能稳定,符合设计要求,确保顺利下入取心筒。4 .钻进中要卡准地层,做好地质预报,钻进中随时做好取心的各项准备工作。下取心工具前必须严格检查,合格后方可下井。5 .井底清洁无落物,如井下有坚硬落物,必须下打捞杯
2、打捞干净,禁止用取心筒打捞。6 .取心过程中严格执行取心操作要求,下钻操作平稳,杜绝猛刹、猛放,控制下放速度,严防顿钻,钻头距井底一个单根深度时,开泵循环清洁井底。取心过程中遇溢流、井喷,应果断割心上提,按“四七”动作控制井口。7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准下取心工具:(1)井下不正常、有阻卡、掉块、井底有落物、漏失和油气很活跃;(2)钻井液性能不符合设计要求;(3)岗位工人对取心工具结构、性能不熟悉,未贯彻取心设计和未制定取心措施;(4)设备有问题,不能保证连续取心施工;(5)取心工具装配质量不合格;(6)指重表和泵压表不灵;(7)对上筒岩心没有分析出收获率低的原因和未制订出下筒取心措施。8
3、 .下钻遇阻不得超过40KN,否则接方钻杆开泵循环,慢转下放钻具,若遇阻严重,及时起钻,换牙轮钻头通井。9 .取心钻进前,循环处理好钻井液,并清洁井底。10 .取心钻进刹把必须由司钻亲自操作,送钻要均匀,减少蹩跳钻,在设计参数允许的范围内,可以灵活地调整钻压与转速,尽量避免停泵、停钻。11 .取心的第一关是“树心”。用1020KN钻压,I档钻进不得少于0.2m。疏松地层取心要加足并跟上钻压。正常钻进,送钻均匀,不停泵,不提钻、溜钻,防止蹩跳钻,做好钻时记录,仔细观察机械钻速等参数的变化,准确判断井下情况,发现堵心立即起钻。12 .以地质预告、钻时记录、岩屑、钻井液性能为依据,随时分析掌握井下情
4、况,准备割心起钻。13 .为了随时掌握井下情况,取心井段钻时要加密记录。地质、泥浆人员若发现问题及时向司钻报告,以便采取处理措施。14 .割心操作,选择岩性较致密、胶结好的地层作割心地层,钻完进尺后加大钻压,穿鞋,停止送钻,根据情况待恢复悬重后,上提钻具即可。15 .用液压大钳卸扣,I档起钻。不允许用转盘卸扣。16 .连续向井内灌满钻井液,起钻完,立即盖好井口,防止掉心和落物。17 .岩心出筒后要及时编号、标记、不要将顺序搞乱,出筒岩心要全部收集起来,并妥善保管。18 .取心结束后要认真扩眼,扩眼时要控制钻压,以保证井身质量和防止卡钻。二、井身质量保证措施井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层祠倾角较大和层
5、位交界面,许多层位倾角在30度左右,在钻井过程中易于产生井斜,产生严重狗腿,导致井下复杂和事故。为确保井身质量,尤其是上部的井身质量,为下部井段安全顺利钻井和套管保护创造条件,井身质量保证措施如下:1 .优选钻具组合和钻井参数,钻头选型不仅要考虑地层可钻性,还要考虑预防井斜的问题。采用井下动力钻具配合PDC钻头,保证井下安全,提高机械钻速。2 .上部井段要严格控制井斜,为下部井段的钻进争取主动。3 .在01000米井段每钻进100米吊打30米,100o3000米井段视测斜情况吊打,不可盲目加压钻进,并且保持较高的转盘转速,轻压快钻,确保上部井眼打直。4 .地层交界面、软硬交错地层至少吊打钻进3
6、0米,并提前卡准地层位置。5 .实行“司钻质量控制法”,质量与经济挂钩,做到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关心质量。6 .加强井眼轨迹跟踪监督,按施工设计进行单、多点测斜,及时分析井斜及位移变化情况,以便采取措施。7 .工程技术员负责确保指重表和自动记录仪灵敏好用,记录仪卡片齐全完整。保证钻井参数符合设计与技术指令。8 .每次测斜必须成功,无井斜数据不得盲目钻进,井斜变化严重时加密测量,并利用微机处理数据进行井身质量预测。9 .井斜偏大,计算数据表明常规钻进及钟摆纠斜无法保证井身质量对达到地质要求构成潜在威胁时,及时用井下动力钻具纠斜及扭方位。必要时可以上随钻测斜仪。10.搞好钻井液防塌处理,循环时注意活
7、动钻具方式,严禁定点循环,保证油气层井段平均井径扩大率控制在15%以内。三、防漏堵漏措施1.防漏措施(1)井场储备一定量的堵漏材料和备用水源,根据钻井要求需加重钻井液时,不得盲目加重以免造成井漏,应按要求加重速度进行加重。(2)二开后根据随钻DC指数监测的地层压力系数,严格控制钻井液密度,尤其是三开钻进时应保持近平衡压力钻井。(3)认真落实坐岗制度,及时发现井漏,并采取相应措施。(4)在易漏地层钻进时,适当提高钻井液的粘度,提前加入堵漏材料,以快取胜穿过漏失层,要减小排量,降低泵压。(5)控制起下钻速度,下钻分段循环,防止因激动压力过大产生井漏。(6)根据设计做好地层抗破能力试验,对薄弱地层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钻探 工程 技术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