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账实操-农资站的存货计价方法.docx
《做账实操-农资站的存货计价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账实操-农资站的存货计价方法.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账务处理会计实操文库做账实操-农资站的存货计价方法农资站常用的存货计价方法主要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以下为你详细介绍:个别计价法原理: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也就是假设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适用性:适用于容易识别、存货品种数量不多、单位成本较高的存货计价,如农资站中一些价值较高、数量较少的特殊种子或进口化肥等
2、。优缺点优点: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缺点:实务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难较大,需要对每一批次的存货进行详细记录和跟踪。示例农资站购进三批化肥第一批100袋单价80元;第二批200袋单价85元第三批150袋单价90元。本期销售250袋,经确认其中50袋来自第一批,150袋来自第二批,50袋来自第三批。则销售成本=5080+15085+5090=21250元。先进先出法原理: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适用性:适用于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且存货价
3、格呈上升或下降趋势的情况。在农资行业,如果化肥、农药等价格随季节或市场供需变化明显,采用先进先出法能更合理地反映存货的流转情况。优缺点优点: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的市场价值,使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缺点:在物价持续上涨时,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而且计算工作量较大,特别是对于存货进出量频繁的企业更是如此。示例:假设上述农资站在某一会计期间,期初库存化肥100袋,单价80元;本期第一批购进200袋,单价85元;第二批购进150袋,单价90元。本期销售300袋。按照先进先出法,先发出期初的100袋,成本为1
4、0080=8000元再发出第一批购进的200袋成本为20085=17000元。则本期销售成本=8000+17000=25000元,期末存货成本为5090=4500元。加权平均法原理:也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性:对于存货收发比较频繁、价格波动相对较小的农资站较为适用,如一些常用的普通化肥、农药等存货的计价。优缺点优点: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而且在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时所计算出来的单位成本平均化,对存货成
5、本的分摊较为折中。缺点: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不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示例:假设农资站月初库存农药50瓶,成本为2500元;本月购进两批,第一批100瓶,单价52元;第二批150瓶,单价55元。则加权平均单位成本=(2500+10052+15055)(50+100+150)=53.25元/瓶。本月销售200瓶,销售成本=20053.25=10650元,期末存货成本=(50+100+150200)53.25=5325元。移动加权平均法原理:每购进一批存货,就重新计算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并以此作为下一次发出存货的单价。计算公式为: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本次进货前库存存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做账实操 农资 存货 计价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