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建筑施工行业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新修订版.docx
《2025《建筑施工行业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新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建筑施工行业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新修订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建筑施工行业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意识,有效预防坍塌、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等事故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房屋市政工程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在建工程项目部、分包单位及全体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临时用工及协作单位人员。第三条公司坚持“隐患即事故”理念
2、,推行“全员参与、分级管控、闭环治理”原则,鼓励一线人员主动报告事故隐患,建立“发现一报告一整改一奖励”全流程管理机制。第二章报告内容第四条员工应重点报告以下建筑施工事故隐患:一人的不安全行为1 .高处作业未系挂安全带或安全带固定点不符合规范(如脚手架钢管、临时栏杆)。2 .未持证操作特种设备(如塔吊、施工升降机、吊篮),或违章指挥起重吊装作业。3 .擅自拆除模板支撑、脚手架连墙件、洞口临边防护设施。4 .在未经验收的基坑、楼层临边、预留洞口等危险区域违规通行或作业。5 .酒后上岗、疲劳作业,或在易燃易爆材料堆放区吸烟、使用明火。6 .未执行安全技术交底要求,擅自改变施工工艺或工序(如混凝土未
3、达强度提前拆模)。7 .临时用电私拉乱接,未执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规定。8 .未穿戴绝缘防护用品进行电焊、切割等带电作业。9 .隐瞒脚手架沉降、模板支撑变形等险情,未及时上报处置。10 .新进场人员未经三级安全教育即安排上岗作业。IL无专项施工方案或未按方案实施危大工程(如深基坑、高支模、起重吊装),冒险组织施工。12 .强令工人在未经验收的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上作业,或超设计荷载堆放材料。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1 .脚手架立杆基础沉降、连墙件缺失、剪刀撑未连续设置,或外架与主体结构拉结不牢。2 .塔吊、施工升降机限位装置失效、钢丝绳断丝超标、标准节螺栓松动。3 .深基坑(槽)支护结构变形
4、、渗水、周边荷载超限,监测数据异常未处理。4 .模板支撑体系立杆间距、步距超设计规范,水平杆缺失或未形成整体稳定性。5 .临时用电系统未采用TN-S接零保护,配电箱漏电保护器失效,电缆线拖地泡水。6 .施工机具(切割机、电焊机)防护罩缺失,手持电动工具未定期绝缘检测。7 .安全网破损、密目网阻燃性能不达标,临边防护栏杆高度不足1.2米。8 .易燃易爆材料(油漆、氧气瓶)未分类存放或未设置禁火标识。9 .消防器材(灭火器、消防栓)配置不足或过期失效,消防通道被材料占用。10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吊装专用吊具磨损、裂缝未更换。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1 .极端天气(暴雨、大风、雷电)未停止露天高处作业
5、或未加固临时设施。2 .基坑周边堆载超限(如土方、建材堆放距离坑边不足1米)。3 .施工区域与高压线安全距离不足,未设置隔离防护措施。4 .夜间施工照明不足,作业面照度低于规范要求(如地下室、楼梯间)。5 .有限空间(管道井、地下室)未检测有毒有害气体即安排人员进入。6 .交叉作业未设置隔离层或未安排专人协调指挥。7 .工地周边存在滑坡、坍塌地质风险,未采取边坡加固措施。8 .未设置危险区域警示标识(如吊装区、爆破拆除区)。9 .扬尘、噪声污染控制措施未落实,影响作业人员健康。10 .疫情防控措施缺失(如人员聚集、未分区管理)。11 .在滑坡体、高边坡、河道等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域施工,未进行地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施工行业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 2025 建筑 施工 行业 公司 事故隐患 内部 报告 奖励 管理制度 修订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