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建筑施工行业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新修订版.docx
-
资源ID:1349551
资源大小:21.64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5《建筑施工行业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新修订版.docx
建筑施工行业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意识,有效预防坍塌、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等事故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房屋市政工程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在建工程项目部、分包单位及全体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临时用工及协作单位人员。第三条公司坚持“隐患即事故”理念,推行“全员参与、分级管控、闭环治理”原则,鼓励一线人员主动报告事故隐患,建立“发现一报告一整改一奖励”全流程管理机制。第二章报告内容第四条员工应重点报告以下建筑施工事故隐患:一'人的不安全行为1 .高处作业未系挂安全带或安全带固定点不符合规范(如脚手架钢管、临时栏杆)。2 .未持证操作特种设备(如塔吊、施工升降机、吊篮),或违章指挥起重吊装作业。3 .擅自拆除模板支撑、脚手架连墙件、洞口临边防护设施。4 .在未经验收的基坑、楼层临边、预留洞口等危险区域违规通行或作业。5 .酒后上岗、疲劳作业,或在易燃易爆材料堆放区吸烟、使用明火。6 .未执行安全技术交底要求,擅自改变施工工艺或工序(如混凝土未达强度提前拆模)。7 .临时用电私拉乱接,未执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规定。8 .未穿戴绝缘防护用品进行电焊、切割等带电作业。9 .隐瞒脚手架沉降、模板支撑变形等险情,未及时上报处置。10 .新进场人员未经三级安全教育即安排上岗作业。IL无专项施工方案或未按方案实施危大工程(如深基坑、高支模、起重吊装),冒险组织施工。12 .强令工人在未经验收的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上作业,或超设计荷载堆放材料。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1 .脚手架立杆基础沉降、连墙件缺失、剪刀撑未连续设置,或外架与主体结构拉结不牢。2 .塔吊、施工升降机限位装置失效、钢丝绳断丝超标、标准节螺栓松动。3 .深基坑(槽)支护结构变形、渗水、周边荷载超限,监测数据异常未处理。4 .模板支撑体系立杆间距、步距超设计规范,水平杆缺失或未形成整体稳定性。5 .临时用电系统未采用TN-S接零保护,配电箱漏电保护器失效,电缆线拖地泡水。6 .施工机具(切割机、电焊机)防护罩缺失,手持电动工具未定期绝缘检测。7 .安全网破损、密目网阻燃性能不达标,临边防护栏杆高度不足1.2米。8 .易燃易爆材料(油漆、氧气瓶)未分类存放或未设置禁火标识。9 .消防器材(灭火器、消防栓)配置不足或过期失效,消防通道被材料占用。10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吊装专用吊具磨损、裂缝未更换。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1 .极端天气(暴雨、大风、雷电)未停止露天高处作业或未加固临时设施。2 .基坑周边堆载超限(如土方、建材堆放距离坑边不足1米)。3 .施工区域与高压线安全距离不足,未设置隔离防护措施。4 .夜间施工照明不足,作业面照度低于规范要求(如地下室、楼梯间)。5 .有限空间(管道井、地下室)未检测有毒有害气体即安排人员进入。6 .交叉作业未设置隔离层或未安排专人协调指挥。7 .工地周边存在滑坡、坍塌地质风险,未采取边坡加固措施。8 .未设置危险区域警示标识(如吊装区、爆破拆除区)。9 .扬尘、噪声污染控制措施未落实,影响作业人员健康。10 .疫情防控措施缺失(如人员聚集、未分区管理)。11 .在滑坡体、高边坡、河道等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域施工,未进行地质勘测或未采取支护措施。12 .未对既有建筑(如地铁隧道、管线)进行保护,导致结构变形超标四'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1 .危大工程(深基坑、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未编制或未按方案实施。2 .分包单位资质不符(如无脚手架搭设资质),未签订安全管理协议。3 .安全技术交底流于形式,未针对具体作业风险进行详细说明。4 .隐患排查未覆盖所有作业面(如二次结构、装饰装修阶段)。5 .未建立危大工程验收台账(如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分段验收记录缺失)。6 .应急演练未针对项目实际风险(如坍塌、火灾)开展,救援物资储备不足。7 .安全投入不足,安全防护用品质量不达标(如劣质安全帽、破损安全带)。8 .未建立隐患整改“五定”机制(定人、定时、定措施、定资金、定预案)。9 .未使用信息化手段(如智慧工地系统)实时监控重大风险点。10 .事故瞒报、迟报,未执行“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责任追究。11 .危大工程专项方案未组织专家论证12 .未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进行现场验收第三章报告途径第五条公司建立多渠道隐患报告方式:1 .现场报告:向项目部安全员、项目经理或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直接报告。2 .信息化平台:通过公司“智慧工地”管理系统APP实时上传隐患照片、定位及描述。3 .匿名渠道:设置工地现场匿名举报箱及400安全专线,保护报告人隐私。4 .分包单位直报:分包单位人员可通过专用通道直接向总包单位安全部门报告。第四章核查整改第六条隐患处置流程:分级响应:一般隐患:项目部2小时内组织整改,留存整改前后对比照片。重大隐患:立即停工,公司安全总监带队现场核查,24小时内形成整改方案。技术验证:对结构安全类隐患(如基坑变形、支架失稳),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鉴定报告。督办闭环:公司安全部门通过“隐患治理跟踪表”全程督办,整改完成后由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安全员三方签字确认。第五章奖励标准与实施第七条奖励资金来源:从公司安全生产费用中提取不低于5%作为专项奖励基金,专款专用。第八条奖励细则:隐患等级判定标准奖励方式一般隐患可能造成轻微伤害或财产损失(如防护缺失、违规操作)奖励200-500元,月度安全例会上通报表扬重大隐患可能引发群死群伤或重大经济损失(如深基坑坍塌预兆、塔吊基础沉降)奖励3000-10000元,“涉及危大工程重大隐患的报告人,额外授予年度安全突出贡献奖”隐患等级判定标准奖励方式特别贡献避免重大事故(如发现结构开裂、支撑体系失稳等紧急险情)奖励5000-20000元,优先晋升、外派培训,推荐参评行业安全先进个人第六章正向激励机制第九条长效激励措施:1 .班组安全积分制:将隐患报告数量、质量纳入班组考核,积分可兑换集体奖励(如安全设备升级、团队活动经费)。2 .安全绩效联动:项目部隐患整改率三95%,额外发放季度安全奖金。3 .职业发展通道:一线人员累计报告重大隐患3次以上,优先选拔为专职安全员。第七章宣传培训第十条宣传教育措施:岗前警示:新员工入职时观看隐患直击警示教育片,签署安全承诺书。案例教学:每月编制隐患警示录,通过工地广播、班前会进行通报。技能竞赛:每季度开展“隐患随手拍”活动,评选最佳报告案例并奖励。第八章附则第十一条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第十二条各项目部可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实施细则,但不得降低本制度标准。附表:附件1:建筑施工安全隐患内部报告登记表附件2: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整改跟踪台账附件3:建筑施工安全奖励发放记录表附件1:建筑施工安全隐患内部报告登记表序号报告日期报告人/部门联系方式隐患位置备号设编隐患类型隐患描述(含照片)隐患等级判定依据整改措施整改负责人整改期限验收人验收结果是否闭环序号填表说明:L隐患类型: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机械/脚手架/施工用电/消防安全/其他2.判定依据:需具体标注法规条款(如住建部37号令、GB51210-2016等)验收结果:合格/整改中/不合格附件2:建筑施工安全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台账序号奖励日期报告人部门/岗位隐患等级隐患类型奖励金额(元)奖励形式奖金发放状态备注规则:L奖励梯度:_L一般隐患:200-800TU2 .重大隐患:100O-100OO元(危大工程类取上限)3 .发放时效:闭环验收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发放4 .匿名奖励:通过专用密码信封在财务科领取附件3:重大事故隐患专项跟踪表(适用于深基坑/高支模等)项目名称隐患部位隐患特征描述监测数据记录(每日)加固措施技术负责人监理签认整改时限超期预警注:L数字化管理:建议接入智慧工地系统,实现扫码定位(如用二维码关联隐患位置与台账条目)2.痕迹保留:所有签字栏必须手写签名+日期,整改照片需包含GPS水印和时间戳123.归档要求:重大隐患台账单独成册,保存期限不少于工程竣工后5年(注:表格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加"风险预警阈值”第三方检测报告编号”等扩展字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