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案例-团队合作:集体搭建乐高世界.docx
《幼儿园大班案例-团队合作:集体搭建乐高世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案例-团队合作:集体搭建乐高世界.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团队合作:集体搭建乐高世界一、案例背景幼儿园大班幼儿正处于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5-6岁幼儿应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合作、分享与互助。本班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意识,小组活动时经常因意见分歧产生争执。为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设计了“集体搭建乐高世界”主题活动,以开放性的乐高建构为载体,引导幼儿在实践中学习沟通与协作。二、案例描述活动开始前,教师将25名幼儿分为五组,每组随机分配不同形状、颜色的乐高积木,提出“共同搭建一个未来城市”的任务。第一组起初陷入混乱,乐乐拿着消防车积木想搭建消防站,朵朵却坚持要先建高楼,两人互不相让,其他组员在一旁观望。教师没有直
2、接干预,而是引导组员轮流说出想法,最终大家决定先搭建道路,再围绕道路布局建筑。第二组在搭建过程中,组长轩轩主动分配任务:“果果负责拼桥梁,阳阳找弧形积木做隧道,我来连接它们。”组员们各司其职,但在搭建高塔时,因积木稳定性不足多次倒塌。这时,一向内向的可可小声提议:“底部用大块积木,上面再用小块的。”按照这个方法,小组成功完成了地标建筑。活动结束时,五组幼儿共同将作品拼接成完整的“乐高世界”,有悬浮轨道、空中花园和智能交通系统,孩子们兴奋地向同伴介绍自己小组的创意。三、案例分析从幼儿发展角度看,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最近发展区理论。面对复杂的搭建任务,幼儿在独立探索与同伴协作中突破原有能力边界。例如
3、第一组幼儿从争执到协商,第二组从失败到成功,均展现出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在社会交往层面,不同性格幼儿发挥了独特作用:领导力较强的幼儿主动规划任务,创造力突出的幼儿提供新颖想法,内向幼儿在安全氛围中表达观点,实现了优势互补。教师在活动中扮演了支持者与引导者的角色。当幼儿出现冲突时,采用启发式提问而非直接指导,既保护了幼儿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又帮助其掌握沟通策略。开放性的任务设计给予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乐高积木的操作属性则满足了大班幼儿动手实践的需求。四、案例反思本次活动达成了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目标,但仍存在改进空间。在分组策略上,可尝试异质分组,让不同能力、性格的幼儿搭配,促进相互学习。活动前可增加“团队公约”讨论环节,帮助幼儿明确合作规则。此外,教师的观察与指导还需更细致,例如关注个别参与度低的幼儿,通过角色分配激发其主动性。未来开展类似活动时,可引入“项目计划书”环节,让幼儿用图画和符号提前规划方案,增强目标意识/活动后增设“合作之星”互评,引导幼儿反思同伴的优点与不足。此次实践让教师深刻认识到,真实情境下的任务驱动是培养幼儿社会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给予充分信任与支持,才能让幼儿在合作中收获成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大班 案例 团队 合作 集体 搭建 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