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件资源
(共28735
份)
用时:31ms
-
活动目标: 1、感知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辨认图形排列的规则,并按照其序列延伸该图形。 3、发展观察、分析的能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
-
活动目标:1、 体验击倒瓶子的成就感。2、 探究瓶子的摆放方式、滚球的力量、距离与倒瓶的关系。3、利用废弃的易拉罐自制器材,用起来简便,玩起来开心。4、通过打保龄球的学练竞赛,改进提高掷球技术动作,培.
-
活动设计背景:我园小班幼儿多居于乡下,个别幼儿不会数数、不会按顺序读数、有些幼儿喜欢读数可是老把数字的顺序搞混淆。孩子们的年龄偏小,农民一年四季只有冬季有时间,针对乡下的种种局限因素,为了使幼儿能够很.
-
【设计思路】大班幼儿的分类能力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研究事物的各种特征及掌握事物的一些本质特征的能力仍然较弱。需要通过多次的分类活动来帮助提高他们概括、比较、分析的能力。层级分类是在上节课“多角度.
-
一、设计意图:随着年龄的提高,大班幼儿对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是熟悉的,因此对图形进行等分就有可操作性。本次活动从幼儿感兴趣的帮助老师分绸带入手,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探索的欲望,接着围着图形层层展开活动。.
-
1
-
活动目标:1.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的判断图形是否对称。2.能正确的画出与图形对称的另一半,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3.能运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对称的图形,感受对称美。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通.
-
设计意图: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诉的、所传授的,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因此,他们对操作比较感兴趣。目前,我班幼儿已经基本能单独进行图形.
-
活动目标:1、通过摆放图形,学习交集分类,初步了解两集合相交部分所摆放的图形必须同时具有两个集合内图形的特征。2、继续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和加减去运算。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4、.
-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小学的环境设施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2、在交流与比较中感受小学与幼儿园的差异。3、激发幼儿当一名小学生的愿望。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
一、活动内容本堂课是幼儿在学习了2345,6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基于幼儿对数概念比较不理解,教材通过操作、观察,让幼儿反复进行6的分解和组成的练习,从而形成数概念的意识。本节课,属于数概念.
-
活动目标:1.体验宣传画的含义和作用。2.了解上下楼梯的安全注意事项,尝试用变涂色边说的方式制作宣传画。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面值。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3、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活动准备: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家长做好事.
-
设计意图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69以内各数.
-
活动目标:1.理解加法的含义,学习7的加法运算,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式,初步了解互换规律。2.能按照事物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正确摆出加法算式。3.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兴趣。活动重点:理解加法的含义,学习.
-
设计意图幼儿在学习数字2-4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已经知道了数字如何分成,并且能有多种分成方法。但在动手操作记录上却不怎么好。因此,在接下来组织幼儿学习5的分解、组成时,我把重点放在幼儿操作、记录上面.
-
活动目标:1在故事情境中,感受野田的心理变化。2尝试帮助弟弟妹妹解决困难,体验当哥哥的快乐。活动准备:PPT课件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讨论:做哥哥姐姐应该是怎样的? 说说喜欢做哥哥姐姐吗?为.
-
活动目标1、了解流行性传染病的相关知识。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活动准备教学PPT。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
-
【活动目标】1、了解买食品时应该注意的事项。2、通过探索,了解食品包装袋上的出厂期、保质期。3、知道食品的保质期关系到身体健康,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活动准备】1、图片:肚子疼的男孩,膨化食品。2、每.
-
活动设计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震的本领,加强幼儿面对地震,快速疏散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设计开展本节以“地震应急避险”为内容的安全教育课程。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掌握安全知识,从小树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