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学教育资源
(共129050
份)
用时:119ms
-
-
【活动目标】1、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对等分的兴趣。2、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学习感知二等分。3、发展观察能力、比较能力。【活动准备】各种图形若干、各种实物图片若干、夹子若干、拱形两个、.
-
活动目标:(1)在游戏活动中感知了解10以内数字的相邻关系;(2)通过在游戏互动中学习,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了解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活动准备110的数字卡片、小动物卡片、.
-
活动目标:1、 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5的分解组成,掌握5的4种分法。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
一 活动目标:1 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学会看整点。2 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3 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二 活动准备:1 每人两颗针。2 幼儿人手一个钟。3幼儿睡觉.
-
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学习知识,充沛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2.培养幼儿的分析推理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笼统思维能力。3.引导幼儿学习6的第三、四组加减,掌握算式:1+5=62+4=63+3=64.
-
教材分析:纲要中将科学领域的目标之一定位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并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体验数学的重要与有趣。”同时.
-
活动目标:能积极关注身边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作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重点: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尝试运用.
-
活动目标:1.观察理解图片内容,尝试编题并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2.幼儿会根据图片用三句话讲出图意,学习看图列应用题。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5.引发幼.
-
设计背景结合主题“我要上小学”中孩子们互留电话的主题背景进行活动预设,通过活动中孩子集体编出的密码,自然地引导他们学会关注同样答案下式题与式题间的关系,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的道理。活动目标1.
-
设计意图为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区别和理解10以内的单双数,我以找朋友游戏情景导入。第二、运用PPt操作,来让幼儿知道一组物体假如两个两个数,数到最后正好数完的是双数,数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第.
-
活动目标1、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会看整点。2、通过操作和游戏,培养幼儿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和能力。3、培养幼儿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
-
【活动目的】1、让幼儿掌握从1数到10,10数到1的顺序数和倒数的方法,进一步掌握数的顺序。2、让幼儿感知从1到10,按顺序数逐个多1,倒数逐个少1。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序列之间的可逆性及可传递性。.
-
活动目标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重.
-
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学习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分和的有序性。2.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发展,充分体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快乐。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
-
活动目标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重.
-
活动目标 :1.发展方位知觉,初步理解方位的相对性。2.利用空间和序数的相关经验,解决小动物的序号问题。活动准备:PPT、操作纸、数字卡活动过程:一、对号入座的游戏(每个幼儿身上贴数字)1.按照箭头的.
-
活动目标:1.认识1-10的相邻数。2.体验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3.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相邻数的含义,掌握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教学方法.
-
活动目标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5.有兴趣参加数.
-
活动目标:1、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学会看整点。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份硬纸片钟2、动物手偶3、实物钟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