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学教育资源
(共129575
份)
用时:55ms
-
中国民间故事集导读课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读整本的书。”新课标关于阅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跟随课改的脚步,我校结合语文教育教学的工作计划开展了“整本书阅读.
-
XX机构少儿课周教学评价表教师姓名:课型:时间地点:教学常规评价指标严格执行执行一般需要提醒总分(5分)1.是否认真提前备课、书写教案?2.是否携带教案上课?3.是否提前到机构做上课准备?4.是否提前.
-
小学校舍安全管理制度校舍的安全管理是学校整个管理工作的一个部分,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校舍的使用效益,是校舍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为学校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1、校舍安全管理主要由学校.
-
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为落实“一小时体育”活动安排,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特制订课外体育活动制度。1、学校按上级规定对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每次活动时间1.
-
2024早教小区活动方案2024早教小区活动方案第1篇一、指导思想:本中心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福建省03岁婴幼儿教养指南的精神,以“促进婴幼儿家长的受教育率”为突破口,以早教的推广和实施为契机,主动有效.
-
2024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吃饭有讲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L了解饮食健康和饮食安全的常识,掌握洗手技能。2 .初步了解营养均衡的知识,学会餐桌基本礼仪。3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L了解.
-
中小学校、幼儿园消防安全十项规定为规范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幼儿园消防安全管理,有效防范火灾事故发生,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
-
中文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口试日期:口试人员:指标评分标准优秀(10-9分)较好(8-7分)一般(6-5分)待加强(4-3分)差(2差分)发音10语音语调10表达准确性IO7表达清晰度10表达流利度1.
-
教师应聘考核面试评量表中文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毕业日期:面试日期:面试时间:面试人员:项目指标评分标准优秀(10-9分)较好(8-7分)一般(6-5分)待加强(4-3分)差(2-1分)性格方面工作态.
-
列方程解决问题专项训练班级姓名一、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1、一个数的2.5倍与2.5的和是25,求这个数。2、一个数的5倍加上4与5的积,和是80,求这个数。3、120减去X的5倍的差等于46,求X.
-
实验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方案(完整版)目录实验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方案(完整版)1一、幼儿园发展背景分析2(一)基本情况2(二)师资队伍优势2(三)家园合作基础2(四)面临挑战2二、指导思想及原则2(一).
-
1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一)姓名:时间:做对了题(共100题)5+4=3+6=4+2二9+0=2+7=1+7=6+4=7+3=2+3=0+10=10-2=9-3=8-7=9-5=6-2=5-4=10-9.
-
第3课时蚕长大了课型观察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学生在第1课后已经开始了饲养蚕的活动,有的学生可能在以前就已经有了饲养蚕的经验,对于蚕的形态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没有系统地观察过蚕的身体结构,对蚕各部.
-
第3课时影子的秘密课型实验探究课课时I1学情分析上节课学生已经知道了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同时也对影子的变化规律表现出了较高的探究兴趣,这一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究关于影子的秘密,了解影子产生.
-
6.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2024)教材分析6.观察与比较是教科版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来认识事物.
-
第4课时蚕变了新模样课型观察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饲养,学生对蚕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情。随着蚕开始吐丝结茧,饲养观察活动也达到了高潮,学生对蚕茧也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紧紧抓住.
-
第6课时地球的形状课型实验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在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到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所以本节课我们主要回顾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的发.
-
第2课时各种各样的运动课型实验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在学习这课之前,学生对物体的运动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概念并不具体化;知道一些基本的运动形式,如滚动、平动、转动等。本课的重点并不是给运动形式起名字.
-
第2课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课型实验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在第一课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太阳与月球的基本特征。同时绝大部分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认为太阳的位置变化会对地球上物体的影子变化产生影响。当太阳位置方向.
-
第8课时动物的一生课型资料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动物的一生是有一定认识的,但他们对不同种类动物之间的生命历程缺乏有目的的研究。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获取信息的方法和交流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