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案资源
(共17135
份)
用时:34ms
-
分式方程及其解法(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会判断分式方程,会解简单的方式方程.(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分式方程概念的过程,探索“实际问题”建立模型的方法.(三)情感态度.
-
5.3地图和平面图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一、选择题1 .读图,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A.该图使用的是小比例尺B.该图使用的是线段式比例尺C.该图使用.
-
51曲线运动2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x1、第五章第五章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第一节第一节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炮弹炮弹一、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一、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
-
51曲线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x1、第1节曲线运动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一)学问与技能1、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2、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
-
5.3地图和平面图一、选择题1.下面四幅平面图,大树位于学校东北方向的是()学校大树8. .y学校大树北41学校大树北d串学校大树2.2013年6月26日,在太空遨游15天的“神舟十号”飞船在内蒙古自.
-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件22(人教版必修2)pptx1、第十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考纲要求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1)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
-
第25章概率初步小结与复习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回顾本章内容,用所学的概率知识去解决某些现实问题,再自我归纳和总结实验频率与理论概率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能运用树状图和列表法计算简单事件发.
-
5.力物体的平衡1 .如图所示,我国国家大剧院外部呈椭球型,为简化问题,假设国家大剧院的屋顶为半球型,A为最高点。一警卫员为执行特殊任务,必须冒险在半球型屋顶上向上缓慢爬行,他在向上爬的过程中:()A.
-
分式的加减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掌握异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类比分数加减法计算;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同分母分式加减和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二)过程与方法:在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
-
分式的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准确、熟练地进行分式的加减、乖除运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分式混合运算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式的应用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分式运算过.
-
分式的基本性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2.掌握分式的约分,了解 最简分式的概念.(二)过程与方法:经历对分式基本性质及符号法则的探究过程,通过分式的恒.
-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完全平方式及公式法的概念,会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2.综合运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二)过程与方法:在运用公式法.
-
余角和补角(2)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用于表现方向的角一方位角的意义;2.初步掌握方位角的判别,体会方位角在生活中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
-
概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掌握概率的意义及计算;3.会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及应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更容易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在解诀实际问题中的能.
-
整数指数塞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I.理解和掌握负整数指数幕的意义;2.能熟练运用整数指数幕运算性质进行运算.(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思考,推理、总结得出负整数指数幕的意义;2.体验利用.
-
直线、射线、线段(2)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发现线段长短比较的一般方法;2.会用几何语言表示两线段之间的大小关系,了解线段线段和、差的概念;3.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画两条线段.
-
分式的乘方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熟练地进行分式乘方的运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的思想来学习分式乘方的运算.(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类.
-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角的有关概念,并认识角的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能了解角度制并能进行度与度分秒之间的转化.(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通过由学生观察.
-
用频率估计概率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模拟试验在求有关概率的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用大量重复试验时,频率可以作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估计值,运用数学知识解诀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过.
-
直线、射线、线段(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和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2.理解并掌握直线的性质,了解它在生活中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3.直观了解平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