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分类资源
(共1340841
份)
用时:132ms
-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学习重点+难点+练习一、学习重点(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1城市兴起时间:从10世纪起。原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
-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学习重点、难点与练习一、学习重点(一)农业的发展1粮食作物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具有成熟早、抗旱力强等优点。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
-
第8课百家争鸣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墨子主张“兼爱”“非攻B.孟子提出“春秋无.
-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 .战国时期,形成了七雄并立的局面。其中位于最东方的诸侯国是()A.齐国B.楚国C.秦国D.燕国2 .战国时期,战争频繁。下列战役中,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 .原始社会后期,出现商品交换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分工的发展B.私有制的产生C.产品剩余的出现D.以上都是2 .商朝时期,商业贸易的特点不包括()A,出现了.
-
第6课请帮我一下学习重点+难点+练习-S学习重点1 .认识求助的必要性:通过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如小朋友在学校打不开水杯、不会系鞋带等场景,让学生明白在自己无法独立完成某些事情时,向他人求助是正常且必要.
-
第6课拉拉手,交朋友课后作业一、填空题1 .来到学校,我们要和()友好相处。2 .如果你(),请你告诉我,我们一起拍拍手。如果你(),也请告诉我,我来为你唱支歌。3 .不认识的人,一起玩就成了()o4.
-
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1946年,美国军方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其最初的研制目的是()A.满足弹道计算的需求B.用于互联网的商业化C.进行人工智能的.
-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分层练习一、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15世纪,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并出现“寻金热”,这主要是因为()A.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东西方贸易畅通,金银大量外流所致C.欧.
-
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随堂练习一、选择题L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一个没有检视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他的这一观点()A.强调了道德和知识的重要性B.体现了对个体价值的尊重C.反映了民主政治的繁荣发展.
-
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18世纪60年代,英国棉纺织业出现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这场革命最先开始于()A.交通运输业B.采矿业C,棉纺织业D.冶金业2.工业革命.
-
第4课我们有精神学习重点+难点+练习-S学习重点(一)认识有精神的表现1 .外表形象:明白在不同场合,如学校、家里、公共场所等,保持服装整洁、头发整齐等外在形象是有精神的体现。例如,在学校要穿好校服,.
-
第3课错了就要改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一、学习重点L认识错误的能力培养:弓I导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场景中,敏锐地察觉自己行为或想法出现的错误。例如,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随意讲话、和同学玩耍时争抢玩具、.
-
第3课盛唐气象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 .唐朝时期,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其中,可自如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的工具是()A.铁农具B.楼车C.曲辕犁D.筒车2.
-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一、学习重点(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1 .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大功率拖拉机牵引的锌式犁、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
-
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古代西亚的苏美尔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下列关于苏美尔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明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象形文字B.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C.创作了目.
-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的本土化发展,逐渐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佛教对中国文化影响的是()A.许多汉语词汇来源于佛教经典,如“世界”.
-
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分层练习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以下事件能体现这一状况的是()A.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
-
第20课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 .明朝时,从美洲引进了许多新的农作物品种,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农作物中,属于明朝时期从美洲弓I进的是()玉米甘薯水稻花生马铃薯A.B.
-
第20课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明朝时,从美洲弓I进了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农作物,这些农作物的引进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增加了粮食产量,有利于缓解人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