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MBO案例.docx
《上市公司MBO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市公司MBO案例.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002年上市公司MBO案例胜利股份(000407)胜利股份的MBO早在12月1日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之前就已经尘埃落定,其基本操作思路是先由胜利股份高管联合第一大股东胜邦企业投资集团、胜利集团的部分中高层管理人员自筹资金成立一个投资公司山东胜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然后分别由第一大股东胜邦企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将所持部分公司法人股2588.625万股(约占总股本的10.8%)、第三大股东胜利集团将代山东省国资办持有的国家股1641万股(占总股本的6.85%)以公司2002年6月30日每股净资产2.27元的价格转让给胜利投资,从而使后者以持股总量占总股本比例达到17.65%而成为上市公司第一
2、大股东,完成了管理层收购。与以往上市公司MBO案例相比,胜利股份的MBO呈现出以下一些新的特点:第一,此次MBO过程中国有股部分的转让报批非常顺利。尽管为数不少的欲实施MBO的上市公司早已递交了申请苦苦等候,然而胜利股份却以黑马姿态早早杀出重围:从9月17日公司发布关于国有股转让的提示性公告到11月12日公告宣布上述转让已获财政部批准,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大功告,成,暗示着决策层对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在政策上有所松动。第二,政策层对上市公司MBO实施过程中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监管严厉。胜利股份在9月18日的补充公告中称此次拟转让价格为经审计的2001年12月31日的每股净资产2.24元,然而在11月
3、12日宣布获财政部批准的公告中转让价格调整为公司2002年6月30日的每股净资产2.27元。对于0.03元价差的“斤斤计较”似乎可以看做是上层针对前几起MBO案例定价低于净资产的国有资产流失嫌疑所做的纠正。第三,操作仍具有较大不透明性。为进行管理层收购而成立的投资公司注册资本1.1亿元,43名自然人股东均以现金出资,持股数从65万股到350万股不等,而胜利股份2001年年报显示,公司金额最高的前三名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总额为45万元,个人最高年薪平均值15万元左右,通过何种融资方式进行此次收购?公司未作披露。相比之下,同期进行的佛塑股份,就通过公告说明管理层收购所需资金“拟通过股东出资或向金融机
4、构融资解决”,较为公开化。佛塑股份(000973)佛塑股份也于今年完成了MBO,操作思路基本与胜利股份相同,即佛塑股份部分高管以自然人身份出资设立一家投资公司作为收购平台,受让原第二大股东佛山市塑料皮革工业合作联社持有的29.462%的上市公司法人股,取而代之成为第二大股东,为将来继续收购股权进行彻底的管理层收购迈出了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作为收购平台的富硕宏信投资公司在此次转让中共需以现金形式支付32457.2万元购股款项,转让协议生效后10个工作日内先支付2236万元,办理过户手续前再支付第二笔1.3764亿元现金,余下的50%将在一年内全部付清。佛塑股份的MBo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收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市公司 MBO 案例
第壹文秘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重点工作绩效评估自评表.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