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困境实验报告.docx
《囚徒困境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囚徒困境实验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实验经济学结课论文总分Q徒困境实验报告学院财政税务学院专业12级资产评估姓名李岩学号学号22370506评分项目分值论文选题情况20分)文献利用情况(20分)论文写作20分)论文内容20分)创新性(20分)评分人囚徒困境实验分析一、实验目的根据囚徒困境经典悖论,通过实验来探寻单词与屡次重复结果,分析结论。然后通过研究囚徒困境,了解囚徒困境产生的原因,想出走出囚徒困境的方法,并且理解和利用囚徒困境解决生活中与经济中的实际问题。二、实验原理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经典的囚徒困境如下: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入罪。于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疑犯,分别和二人见面,
2、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假设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相关术语称背叛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即时获释,沉默者将判监10年。假设二人都保持沉默(相关术语称互相合作),那么二人同样判监半年。假设二人都互相检举(互相背叛),那么二人同样判监2年。用表格概述如下:三、实验说明甲沉默甲背叛通过角色扮演的困境。实验者两人一乙沉默二人同服刑1乙服刑10年,方式再现经典的囚徒年甲即时获释组扮演囚徒。在相同的情境下看不同的实完成实验。乙背叛验者如何选择策略来甲服刑10年,二人同服刑8乙即时获释年实验并没有考虑其他客观因素,是在完全假设的没有任何干扰囚徒做出选择的因素的情境下进行的。实验规那么:实验参与人
3、被随机地分配到有两个人组成的不同小组中。如果小组中的两个成员都选择坦白,那他们将会分别获得6年的刑期;如果小组中的两个成员都选择否认,那他们将会分别获得3年的刑期;如果小组中有一个成员选择坦白、另一个选择否认,那么选择坦白的成员获得1年的刑期,选择否认的成员获得10年的刑期。这个问题可以总结为:你坦白你拒绝他坦白各判6年你10年他1年他拒绝你1年他10年各判3年四、实验准备实验小组一共五人,通过抽签的方式分出两人,一人为囚徒一,一人为囚徒二。实验分为两种,一个是单次,一个为屡次。另外三人分别记录单次实验与屡次试验的结果,分析数据。五、实验步骤1,在单次实验的情况下,囚徒一与囚徒二分别只有一次时
4、机选择拒绝或坦白。2、在屡次重夏实验的情况下,分为三轮,囚徒一与囚徒二分别有十次时机来选择坦白或拒绝。3、收集实验数据,画出折线图,并分析实验结果。具体来说,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囚徒一和囚徒二要熟悉实验程序的实验过程和收益情况,并选择坦白或否认。程序界面如下列图所示。第二阶段,囚徒一和囚徒二可以看到自己的选择和对方的选择,并且知道自己在本轮次获得的刑期。程序界面如下列图所示六、实验结果分析1、单次实验单次实验的结果理论上有四种,即囚徒一与囚徒二都拒绝,各判三年:囚徒一与囚徒二都坦白,各判六年:囚徒一坦白,判一年,囚徒二拒绝,判十年:囚徒一拒绝,判十年,囚徒二坦白,判一年。然而,实验的结
5、果是,囚徒一与囚徒二均选择坦白,双方各判六年。因为二人面对的情况一样,所以二人的理性思考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选择坦白。坦白是两种策略之中的支配性策略。因此,双方坦白是这场博弈中唯一可能到达的纳什均衡。2、屡次实验对于屡次实验发生的结果。我们一共进行了三轮实验,每轮实验均进行十次,从而来总结最后的结果,根据每轮结果的折线图和三轮总结果的折线图来看,每轮得到的实验结果均与均衡结果有偏差,但是三轮总结果的折线图却偏向于均衡结果,即两人均坦白,各判6年。结果是纳什均衡逐渐趋于帕累托最优。实验表格如下列图所示:总轮数轮数身份选择对手身份对手选择刑数对手刑数-1囚徒一否认囚徒二坦白101-2囚徒一否认囚徒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囚徒 困境 实验 报告
第壹文秘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重点工作绩效评估自评表.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