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移植受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docx
《肾脏移植受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脏移植受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肾脏移植受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嗜肝双链环状DNA病毒。我国一般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约为6.1%,HBV感染者基数较大,血液透析患者群体中的HBV感染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肾脏移植受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是HBV的易感人群,且既往HBV感染可能发生再激活,影响受者和移植肾长期存活。为进一步规范肾脏移植术后HB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从流行病学、肾脏移植受者HBV感染途径、HBV感染者肾脏移植适应证、肾脏移植受者HBV感染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制订本指南,以帮助肾脏移植工作者规范和优化
2、HBV感染的管理。关键词:肾移植;乙型肝炎病毒;治疗;预防;指南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2019年全球一般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率为3.8%,大约有2.96亿慢性HBV感染者,约150万新发HBV感染者;其中西太平洋地区为HBV流行区域,2019年一般人群中HBV感染率为5.9%,约1.16亿慢性HBV感染者,约14万新发HBV感染者出。根据推算,2016年我国一般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sBsurfaceantigen,HBsAg)流行率约为6.1%,慢性HBV感染者为8600万例。血液透析患者的HBV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这与终末期肾病患
3、者自身免疫力低下以及多次输血和常年透析有关。报道显示全球透析患者中HBV感染率为7.3%,亚洲地区为7.4%。在我国,肾脏移植受者中HBV多为术前感染。有关报道显示,因终末期肾病而规律透析者合并HBV感染率为11.9%oHBV可通过移植器官传播,肾脏移植术后当患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时,HBV也可能发生再激活,再激活率为2.0%9.6%,增加了移植肾损伤、慢性肝炎进展和肝细胞癌发生的风险,影响移植肾和受者的长期存活比“闻。因此,为更好地规范肾脏移植受者HB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总结肾脏移植受者HBV感染的相关研究成果及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经多次认真讨论,最终
4、制订了本指南,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预防、诊断和治疗与肾脏移植术相关的HBV感染。一、指南形成方法本指南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InternationalPracticeGuidelineRegistrationforTransparency,PREPARE)上以中英双语注册(注册号:PREPARE-2023CN835)o1 .临床问题的遴选及确定:工作组对国内外该领域发表的指南和共识进行对比,针对既往指南中没有涉及和有研究进展的内容及临床医师重点关注的内容,经过问卷调查和专家组会议讨论,最终形成本指南覆盖的16个临床问题,主要涉及肾脏移植供受者HBV筛查、匹配、预防和治疗等方面。2
5、.证据检索与筛选:按照人群、干预、对照、结局(populatio3 ,intervention,comparison,outcome,PICO)的原则对纳入的临antigen,HBcAg)和e抗原(hepatitisBeantigen,HBeAg),以及核心内部的双链DNA和DNA多聚酶等。在我国,肾脏移植受者HBV多为术前感染。HBV经母婴、血液(包括皮肤和黏膜微小创伤)和性接触传播。成人主要经血液和性接触传播,包括输注未经严格筛查和检测的血液及血制品、不规范的医源性有创操作和无防护的性行为等。肾脏移植术后HBV再激活的潜在危险因素即包括:(1)免疫诱导使用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
6、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2)抗TBs阴性状态;(3)急性排斥反应史;(4)ABO血型不相容移植等。HBV的新发感染主要与供肾携带HBV、输血或血液制品存在病毒感染有关口o三、肾脏移植受者HBV感染的诊断临床问题1:如何筛查肾脏移植等待者和肾脏移植受者的HBV感染情况?推荐意见1:推荐对肾脏移植等待者和肾脏移植受者进行HBsAg.抗-HBs、HBeAg、抗TBe和抗TBc筛查,除单纯抗TBs阳性者外应进一步检测HBV-DNAo(推荐强度A,证据等级Ia)HBV病毒学标志物对诊断HBV感染有重要价值,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TBc和HBV-DNA。HBV的感染状态可分为
7、:慢性HBV携带状态、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慢性乙型肝炎)、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隐匿性HBV感染、肝硬化代偿期、再代偿期等,诊断标准和分类依据参见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口1O血清HBsAg大量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中,是机体感染HBV后最先出现的血清学指标,可见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或无症状携带者。抗TBs是HBV的特异性中和抗体,表示机体对HBV具有免疫力,见于乙型肝炎恢复期、既往HBV感染或接种HBV疫苗后。HBeAg是由前C蛋白翻译加工后分泌至细胞外,其消长与病毒颗粒以及病毒DNA多聚酶的消长基本一致,因此HBeAg阳性提示HBV在
8、体内复制活跃,有强传染性,当其转阴时,则提示病毒复制减弱或停止。抗TBe阳性表示机体已获得一定的免疫力,HBV复制能力减弱、传染性降低。抗TBc是HBcAg的特异性抗体。HBcAg是HBV的衣壳蛋白,存在于Dane颗粒核心部位表面,为HBSAg所覆盖,一般不游离于血液循环中,不易在血清中检出,故不作常规监测;而抗TBc产生早,滴度高,持续时间长。抗TBcIgM阳性通常出现在感染早期,提示HBV处于复制阶段,具有较强的感染性,而抗TBCIgG阳性提示既往HBV感染,通常终身阳性。HBV-DNA可早期在感染者血清中出现,而慢性感染者可持续阳性,一般可以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e)IymeraSech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肾脏 移植 乙型肝炎 病毒感染 临床 诊疗 指南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