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理论模型.docx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理论模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理论模型.docx(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一、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理论模型口混凝土结构在海洋和除冰盐等氯盐环境下的耐久性评估和寿命预测问题,离不开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理论和氯离子与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涉及到物理、化学和数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基础,目前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最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当混凝土暴露到氯盐环境时,氯离子进人混凝土内部的迁移机制至少有6种:吸附、扩散、结合、渗透、毛细作用和弥散等.其中,扩散、毛细作用和渗透是主要的3种迁移方式,扩散是因氯离子浓度梯度引起的,毛细作用是指氯离子随水一起通过连通毛细孔向内部迁移,渗透是在压力作用下氯离子随水一起进人混凝土内部.此外,在迁移过程中氯离子与混凝土之间发生的吸附和结合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这两
2、种作用使迁移过程中有一部分氯离子被固定而发生所谓的“渗漏”现象.混凝土对抓离子的吸附和结合作用,统称为混凝土的氯离子结合能力.只要混凝土中存在氯离子浓度梯度,就会存在氯离子的迁移现象.为了简单起见,一般将混凝土的各种氯离子迁移机制总体上归纳为“表观扩散”。二、氯盐环境条件下混凝土氯离子侵蚀模型及其研究进展混凝土时一种含有固、液、气三态的多相体系,而且其材料组成比例也可以有较大的变化范围,因此氯离子进入混凝土内部的运输机理是非常复杂的。同时,氯离子在传输的过程中还会与各成分之间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对混凝土内氯离子的浓度进而对钢筋的腐蚀速度产生较大的影响,研究氯离子在混凝土内的迁移过程,建立一个能够较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数学模型,对预测氯盐环境条件下钢筋锈蚀速度和结构耐久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混凝土氯离子扩散和渗透性的研究还是带有很大的经验性的,给出的数学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模型中的很多参数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及通过大量实验来确定。参考文献1、余红发,孙伟.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理论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2):68-762、王立成.氯盐环境条件下混凝土氯离子侵蚀模型及其研究进展J.水运工程,2004,(04):5-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氯离子 扩散 理论 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