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近10年研究进展及热点问题.docx
《抑郁症近10年研究进展及热点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抑郁症近10年研究进展及热点问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抑郁症近10年研究进展及热点问题摘要近10年,全球在抑郁症研究领域取得了稳健进展。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抑郁症呈现高患病率、年轻化和职业化趋势以及负担重等现状。在病因学方面,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阐明了抑郁症的遗传度,通过影像学研究区分了抑郁症不同生物亚型,通过多组学研究探讨了抑郁症潜在生物标志物。在临床治疗学方面,新型治疗药物的研发和神经调控技术的应用,为抑郁症治疗提供了新策略;数字疗法的兴起,为患者提供了个性化的全病程管理。本文中总结了近io年抑郁症在流行病学、病因学和临床治疗学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旨在促进临床医生对抑郁症研究现状和前景的了解。抑郁症作为一种高致残性疾病,在精神心理疾病
2、总负担中高居首位,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近10年,国内外在抑郁症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本文中将对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和临床治疗学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进行阐述。一、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1 .全球患病率增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2021年发布的数据,全球约有2.8亿抑郁症患者,占全球人口总数的3.8%,女性多于男性o2019年,柳叶刀精神病学的数据显示,中国抑郁症终生患病率为3.4%,年患病率为2.1%,女性高于男性。失业者和分居、丧偶、离婚人员的患病率较高,终生患病率分别为6.0%和11.6%,年患病率分别为4.2%和6
3、.2%。抑郁症俨然已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患者数量众多,抑郁症患病问题不容忽视。2 .发病趋势特点:20012020年,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全球流行率从24.0%升至37.0%,中东、非洲和亚洲的增幅最大,女生增幅高于男生,提示抑郁症发病已经呈现年轻化趋势。因受诊断标准、调查方法和样本代表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结果并不一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4.8%,但Li等的全国规模的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为2.0%o长时间工作和高压力职业环境也与抑郁症状之间有关联出7,高压力职业人群
4、的抑郁风险可增加73%,表明抑郁症发病逐渐呈现“职业化”趋势。因此,强调对青少年和高压力人群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干预是十分必要的。3 .疾病负担和社会负担加重:柳叶刀发布的最新全球疾病负担数据显示,2010-2021年抑郁症导致的伤残损失寿命年已上升至第2位,疾病负担持续增长9oWHO数据显示,每年约70万人死于自杀,抑郁症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抑郁症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样严重,如美国20102018年因抑郁症造成的经济负担增加了37.9%,损失金额由23.7亿美元上升至32.6亿美元E10。为了减轻抑郁症疾病和社会负担,全球各界应为抑郁症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二、抑郁症的病因学研究
5、进展1 .遗传学研究:国内外研究普遍认为抑郁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遗传率为30%50%11O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已识别出超过100个基因位点与抑郁症发病风险增加有关,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突触前囊泡转运、多巴胺能神经传递和谷氨酸离子受体等12,13,14,15。多基因风险评分(polygenicriskscore,PRS)研究显示,高PRS人群的抑郁症发病风险显著高于低PRS人群口6,此外,转录组学研究显示,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RNA,mRNA)W,微小RNA(IlIiCrORNA,miRNA)卬、长链非编码RNA(longnon-codingRNA,IncRNA
6、)融口28,29和环状RNA(CirCUIarRNA,circRNA)C与抑郁症的发病和症状严重程度有关。近年来,全基因组关联研究、PRS和转录组学的研究为抑郁症遗传学的探索提供了众多线索。2 .影像学研究:抑郁症作为一种脑部疾病,是全球各国脑计划中重点研究的疾病之一。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作为关键的脑功能成像技术,在抑郁症的神经机制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增强影像遗传学研究联盟(enhancingneuroimaginggeneticsthroughmeta-analysis,ENIGMA)的抑郁症研究团队发现,
7、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出现显著变化,包括扣带回和脑岛皮质变薄,白质纤维的分数各向异性值降低和海马灰质体积缩减出M35,36,37此外,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功能异常与前顶叶网络、默认模式网络和中线皮质区域的连接性减弱有关38,39,4、且存在大脑低频振荡振幅等指标的异常除MRI技术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技术和PET-MRI技术的应用也拓宽了抑郁症病因学研究的视角,涵盖了脑血流、葡萄糖代谢、神经炎症标志物和神经递质受体等方面4245,46,为理解抑郁症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了重要信息。基于抑郁症的临床异质性,通过多模态融合技术能够更全面地了
8、解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也为识别不同亚型提供了新途径,多模态融合技术已经逐步成为抑郁症领域的研究热点。2017年Drysdale等:47结合了遗传学和静息态fMRI数据,从神经生理水平将抑郁症患者分为4种生物亚型,展示了多模态数据融合在抑郁症亚型分类中的应用。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下,2023年Chen等则利用智能算法分析大脑结构影像数据,定义了3种不同的抑郁症生物亚型和纵向发展轨迹。2024年Tozzi等加利用fMRI结合机器学习技术,首次定义了6种不同的抑郁症和焦虑障碍患者的生物型。因此,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加深了我们对抑郁症发病机制和亚型的理解。3 .炎症机制研究:近10年,抑郁症的免疫炎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抑郁症 10 研究进展 热点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