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的有效性评价.docx
《临床输血的有效性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输血的有效性评价.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临床输血的有效性评价2.1评价方法在每次实施输血(Hct升高0.03,由于Hb检验误差允许值为10gL,故临床判断输注红细胞是否有效,要看输注后Hb升高是否三20gL.3)排除出血、溶血等倾向。2.2,1.2临床缺氧症状与体征改善或消失。2.2.2血小板输注1)精确计算:PIt增加校正指数(CCI)=(输注后Plt一输注前PIt)体表面积/输注血小板总数体表面积(m2)=0.0061X身高(Cm)+0.0128义体重(kg)0.01529。最低有效指标:输注后IhCCl7500/UL或CCl7.5109L;24hCCI4500/L或CCl4.5109Lo举例:患者50kg,身高165CnblU
2、单采血小板(血小板总数2.2Xl(Tn)输注后IhPIt增高值25000/L,CCl=(输注后Pit一输注前Pit)义体表面积/输注血小板总数=25000/Ll.63121/2.2=18536.48L,说明输血有效;血小板回收率(PPR)又称血小板恢复百分数(%)=(输注后Plt-输注前Pit)(109L)X血容量(L)XlO0%/输注血小板总数。最低有效指标:输注后Ih回收率30%,24h20%;成人血容量75mLkg。患者50kg,IU单采血小板输注IhPlt增高值25X1(9L,PPR(%)=(输注后Pit一输注前PIt)(I(9L)X血容量(L)Xlo0%/输注血小板总数二(25X1(
3、9L)X(3.75L)100%2.210ll=42.61%,说明输血有效。2)粗略计算:一般体重为50kg的患者输注输注IU单采血小板,可使Plt升高30109Lo3)排除出血、DlC等倾向。2.2.2.2临床出血症状与体征改善或消失。1)由于中性粒细胞输注后很快离开血循环,先在肺部积聚,而后分布于肝、脾,感染部位,故不能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增高值评价输注疗效;2)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是唯一评价指标。输注后观察患者感染是否得到控制或体温是否下降等。2.2.4血浆与冷沉淀输注2.2.4.1实验室指标1)精确计算:以凝血因子VIn(FVIn)活性增高为疗效评估指标,按FFP15mLkg或冷沉淀15IUkg,每12h输注1次,连续输注2次,FVln活性可增高30%;2)粗略计算:APTT或/和PT或/和INR或/和出凝血时间改善或恢复至正常。2.2.4.2临床出血症状改善或消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输血 有效性 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