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食用“夏季野味”知了(2025年).docx
《警惕食用“夏季野味”知了(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警惕食用“夏季野味”知了(2025年).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警惕食用“夏季野味”知了你吃过知了么?大名鼎鼎的“知了猴”又名“节流龟”“哨却”“爬叉”“马猴儿”它其实就是蝉的幼虫,一般认为其最佳赏味期在羽化成蝉之前。一、案例:一群“神秘人”知了虽然营养丰富,但并非人人都适合食用,特别是过敏体质者人群。最近有人就中招。(一)最近这段时间,一到晚上就有一群“神秘人”,出没在山间树林、公园、河堤等,拿着手电筒、拎着塑料袋,目不转睛地在树上找什么99.99%的概率,他们在抓“知了猴”。1、让人食欲大动的“知了猴”,给餐饮行业无限的发挥空间。“知了猴”烤串、“知了面”、“知了猴面包”。2、济宁一面包店推出“知了猴面包”(二)两人被紧急送医,这种“高蛋白美食”可能致
2、命1、近日,杭州39岁的方先生也是吃了几只炸知了,全身瘙痒,皮肤潮红,呕吐不止,家人见状赶紧送医。一查血压已经暴跌至65/4ImmHg,远低于正常值,是典型的过敏性休克征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急救迅速展开2、近日,河南洛阳一名男子吃炸知了猴后,连夜被送往医院。男子的妻子表示,晚上只吃了五六个,过了20分钟左右,身上起了一些疙瘩,不大但很痒。12点钟吃了缓解过敏的药,2点钟病情加重,全身都是密密麻麻的疙瘩,手都肿起来了,幸亏就医及时,再晚去2分钟人就休克了。(三)一只小小知了。为何接连放倒壮年男子?野味虽新奇,风险不可估:知了、蚕蛹、蝎子等昆虫类“高蛋白美食”,因其富含人类不常接触的异种蛋白,是过
3、敏高风险食物。烹饪(如油炸)无法保证消除致敏风险。二、致敏风险一旦中招,症状可能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出现:1、皮肤警报:瘙痒、大片尊麻疹(风团)、红肿、湿疹爆发。2、肠胃抗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3、呼吸道危机:口舌/咽喉肿胀、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喘息(最危险信号!)。4、全身风暴:头晕、血压骤降、意识模糊、过敏性休克(致死性风险!)风险必须警惕。三、哪些人不能食用知了?1、绝对禁忌人群:明确对昆虫、甲壳类、尘螭过敏者;严重肾功能不全/肾衰竭患者。2、强烈不建议/严格禁忌人群: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谨慎起见)。3、需极其谨慎人群:消化功能弱者(幼儿、老人、胃肠疾病患者);肝/肾病患者(尤其严重者)。4、首次尝试,务必微量试探:对任何从未吃过的食物,尤其是昆虫类、特殊海鲜等,务必浅尝辄止(1-2只为限),并密切观察至少24小时,无任何不适后再考虑增量。重要提醒:若已出现意识丧失、血压极低(休克),必须争分夺秒送医,时间是生命,尝鲜需谨慎,切莫为一时口腹之欲,赌上生命健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警惕 食用 夏季 野味 知了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