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减低的6大临床意义.docx
《纤维蛋白原减低的6大临床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纤维蛋白原减低的6大临床意义.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纤维蛋白原减低的6大临床意义先来看个病例:患者,男,82岁,因发作性意识不清,四肢抽搐2年入院。患者既往癫痫病史2年余,于10个月前开始服用丙戊酸钠(VPA)治疗,服用丙戊酸钠前后的PLT和FlB如下表1所示,1年来逐渐出现反应迟钝,行走困难,近2周症状加重,摔倒2次,近1年常有皮下瘀斑出现。入院后继续给予丙戊酸钠治疗,并加用卡马西平。第一天患者血常规:PLT57109L,凝血:FIB0.94gLo因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较低,第七天医生接受药师建议停用丙戊酸钠,并密切关注患者癫痫症状以及相关指标的变化。停药后复查血常规及凝血(结果如下表1),PLT和FlB逐渐恢复正常。患者入院后患者无癫痫发作,
2、予以出院。嘱患者出院后门诊复诊,根据卡马西平浓度调整药物剂量。表1患者服用及停用丙戊酸钠前后指标变化注:VPA血药浓度参考范围:50100mgLo病例分析:患者服用丙戊酸钠前PLT及FIB正常,服药后两者均降低,服药期间无感染病史及病灶,排除其他疾病干扰。停用丙戊酸钠后,PLT及FlB均逐渐恢复正常。因此,考虑丙戊酸钠引起患者PLT降低及低FlB血症的可能性较大。故临床在应用丙戊酸钠治疗时,因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开展个体化用药监护,保障临床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Ol纤维蛋白原的作用纤维蛋白原(FlB)是由Aa、BB和丫三种多肽链组成,相对分子量为34OkDa的糖蛋白。纤维蛋白原98%由肝脏合成,平
3、均半衰期为3.74天,是机体血液循环中浓度最高的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在体内主要参与凝血、止血过程。生理条件下,纤维蛋白原是凝血酶、Xnl因子及纤溶酶三种酶作用的底物;凝血过程中,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并且通过与血小板膜糖蛋白11bIIIa(GPIIb/IIIa)结合参与血小板聚集,形成稳定的止血栓,防止进一步出血。止匕外,纤维蛋白原在伤口愈合、炎症、血管生成、肥胖、中风、镰状细胞病、阿尔兹海默症甚至肿瘤形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纤维蛋白原在血浆中浓度为24gL,当水平低于2g/L即可诊断为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当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至1.5g/L时需要输注纤维蛋白原进行治疗,当
4、水平低于1g/L可能引起出血如消化道出血、肺部出血和脑出血等,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图1纤维蛋白结构示意图注:纤维蛋白原的Aa链、BB链和Y链分别用蓝色、绿色和红色表示02纤维蛋白原减低的临床意义1、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I型缺陷是纤维蛋白原量的缺乏,包括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和低纤维蛋白原血症;II型缺陷是纤维蛋白原功能的异常,伴或不伴量的缺乏,分为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和低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根据纤维蛋白原活性和抗原以及临床表型,将4种类型进一步分出亚型:表2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的分类临床表现具有很强的异质性,据估计约50%65%患者无症状,约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纤维蛋白原 减低 临床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