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湿疹操作规范.docx
《外耳湿疹操作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耳湿疹操作规范.docx(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外耳湿疹操作规范外耳湿疹多见于小儿,好发于耳甲腔,耳廓后沟。也可发生于耳周皮肤。可出现外耳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结痂等。按病程长短分急性、慢性两类。【诊断】一、临床表现耳痒感,婴儿因痒而烦躁不安,急性期有灼热感,若有继发感染可有疼痛,甚至发热。侵及外耳道时,有耳鸣或听力减退。二、检查要点(一)急性期:皮肤呈红斑或粟粒状小丘疹,多见半透明的小水疱,若有继发感染则形成脓疱。水疱破后,水分蒸发而形成黄褐色如松香状半透明痂皮,将痂皮去除流少量血水。(二)慢性期:表皮皱裂为主要表现,表皮脱屑、结痂、增厚,甚至形成外耳道狭窄,发生耳鸣或听力减退。有的鼓膜可充血或增厚。【治疗】去除病因,避免过敏物质或因素,加强营养及保持胃肠机能的正常等。局部治疗:以清洁、干燥、消炎为主。(一)比较干燥,无渗液者:可用抗生素、可的松软膏。(二)渗液较多者: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液湿敷12天。待渗液减少后,再用上述药物治疗。三、全身性治疗(一)皮质类固醇药物如强的松等,可减轻症状,促进湿疹好转。(二)抗组胺药物、氯苯那敏等可减轻刺激、止痒。(三)有继发性感染时,可内服或注射抗生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耳 湿疹 操作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