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党政机关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交流会上的发言.docx
《在全县党政机关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交流会上的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县党政机关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交流会上的发言.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在全县党政机关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交流会上的发言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结合近期深入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思考与工作实践,我围绕“学条例、明方向、抓落实”这一主题,从“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干”三个层面,与大家分享几点认识和体会。不妥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一、深学细悟,在“原原本本”中筑牢思想根基记得刚接到学习条例任务时,我作为县政府办公室负责文字材料的秘书,第一反应是“这又是项常规学习任务”O但当我逐章逐节研读原文,尤其是结合近年来中央和省市通报的多起违反纪律规定典型案例,以及基层调研中看到的群众对“舌尖上的浪费”“文件里的形式主义”的真实
2、反馈后,彻底改变了最初的想法。条例不是简单的“节约指南”,而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利器,是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更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政治底线”。其一,条例是传承传统美德的“传家宝”。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古训。我在乡镇工作时,曾跟随老书记走村入户,他总说:“群众碗里的饭粒,比咱们桌上的酒肉金贵。”那时候乡里开会,茶杯是自己带的搪瓷杯,材料用复写纸印,笔记本正面写完翻背面;食堂吃饭,领导干部和群众打一样的菜,剩饭要倒进“节约桶”喂猪。这些细节让我深刻体会到:节约不是“作秀”,而是融入血脉的为民情怀。条例将这些传统美德制度化、规范化,正是
3、要让好的作风“薪火相传”。其二,条例是破解现实问题的“对症药”。近年来,随着办公条件改善,一些单位出现了“重硬件轻软件”“重面子轻里子”的倾向:有的会议室空调温度常年低于26,有的文件材料“一EP一大摞”却利用率不高,有的公务接待“讲规格、比档次”,甚至出现超标准安排住宿、虚列开支等问题。去年,我在审核某单位年度经费预算时发现,仅“办公耗材”一项就比上一年增加了30%,进一步核查发现,原来是打印机普遍存在“过度打印”现象一一有些文件仅打印几页,却整本装订;有些材料重复复印,导致库存积压。这让我意识到:浪费就在身边,节约刻不容缓。条例针对这些“常见病”“新变种”划出了红线、明确了禁区,正是我们纠
4、治顽疾的“药方”。其三,条例是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去年夏天,我带队到联系村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一位70多岁的老党员拉着我的手说:“现在政策好,日子越过越甜,但咱不能忘了紧日子。村部楼前的路灯24小时开着,能不能调暗点?灌溉渠的水管破了几个洞,修修补补还能用,别总换新的J老人的话朴实却深刻。群众的“紧日子”和干部的“日子”从来都是紧密相连的。条例要求我们“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本质上就是要通过厉行节约,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与民同甘共苦”的真心,从而赢得更广泛的信任和支持。二、知行合一,在“细枝末节”中扛起责任担当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作为办公室工作人员,我始终认为:条例落
5、实得好不好,关键看“关键少数”能不能“以上率下”,看具体工作能不能“落细落小”。结合近期工作实践,我总结了“三个结合”的学习方法,努力做到“学用相长”。一是“集中学”与“自主学”结合,让理论入脑。县政府办公室作为全县政务运转的“中枢”,率先组织了“每日晨读10分钟”“每月专题研讨”活动。我们把条例原文拆分成“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公务接待”等12个专题,每周由分管副主任领学,邀请县纪委监委、审计局同志解读政策;同时,要求每名干部结合岗位撰写“节约微心得”,我牵头整理了办公室节约手册,收录了“双面打印设置技巧”“电子设备待机省电方法”“会议材料精简清单”等实用内容。比如,过去我们印制文件习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全县 党政机关 学习 厉行节约 反对 浪费 条例 交流 会上 发言
